外国小说名字复杂,我也有同感,导致我看过很多外国名著但是人物名总是记不住,但我觉得问题不大。
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不一定看完就有所感悟,能理解通透的。但是看了书,就像在你生命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可能此时的你无法理解,但将来,有一些经历了以后,就能触发这个种子,就会忽然明白。
我在中学时期看了很多外国名著,但是跟楼主一样,因为文化差异,很难深入理解,但我大学上了一门课叫外国文学史,老师讲得非常棒,知识很渊博。以前那些不理解的东西,就都讲得通了。了解了小说的背景后,我又把以前看过的作品翻出来再看了几遍,名著就是如此,常读常新,甚至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觉得楼主不要急。慢慢来,那些实在觉得无法理解的,就先不要看了。或者先去了解一本书的背景,一个作家的背景,看看人家评论的东西,再去看书,也是好的。
当今世界,中国与西方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一些成名著作由于中西方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给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欣赏与交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应当做到:
1 了解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
语言学家费里斯(Fries)指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自身特点的。了解彼此差异,有助于取长补短,相互接近。而这种彼此影响、互相渗透,随着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增强。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应坚持:文化背景寓于文学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它是为观众更恰当得体会和更深刻准确理解文学的辅助手段,文化背景和文学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人们跨文化综合欣赏文学的能力。
2 加强学习,提高欣赏水平,增进文化交流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都有其民族精华,也有其糟粕,只有采取中西互补,兼收并蓄,才能真正做到物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然环境相协调。随着国际间文学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同样的影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除了学习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词语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和教育,是缩小文学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先看看有没有中文译的作品[你要读的],如果没有,就用英文辞海,边译边看。
这可以从查字典开始,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边看边查,这样一来只要词汇量多了阅读就会得心应手了
看双语外国文学作品,既能学习语言,也不影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