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访友,人之常情。
对于平常的拜访:
一次理想的拜访,不论时间长短,双方都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均感到是一种友情的享受或有所收获。要获得做客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懂得做客的礼节,讲究做客这种社交活动的艺术。
做客应以不妨碍对方为原则,要选择适当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假日的下午或平日的晚饭后为宜。应尽量避开吃饭、午睡、主人家最忙碌的时间。如果晚上访友,不要去得太晚,更不要在主人临睡的时候去拜访,以免影响主人及家人的休息。
到达主人家,不能破门而入。即使是夏天,房门是敞开的,也要以其他方式(按门铃或敲门框)使主人知道有客人来访,听到主人招呼后再进门。
进屋后,见了主人家里的人,不管熟悉与否,都要与之一一打招呼,微笑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候。
进屋之后不要贸然就坐。如果有人引你到客厅稍候主人,要站着等候,待主人出来说“请坐”后再坐下。如果主人是位长者,自己不能先坐,待长者坐下后再坐下。如有其他客人在场,可先在一旁坐一会,不要随意打断人家的谈话。
主人递茶点烟时,要站起来,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来。吸烟者要尽量克制,能少吸则尽量少吸;若主人不吸烟,则不吸为佳。在朋友家里,要注意举止彬彬有礼。即使来往频繁、非常熟悉的朋友,也理应不过于随便。若是知己至交,彼此性情相随、脾气相合,双方毫不介意,自然可以随意一些,这都另当别论。
拜访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平常邻居、朋友“串门”,大多数情况下,三日不见、五日见,只是假日、饭后,随意看看走走而已。要是这样的话,逗留时间更不能太久。一般是应邀喝些饮料,聊两句家常,逗留几十分钟到一小时是最适宜不过了。如果双方关系亲密,兴致又好,可多谈些时间。但千万不要拖得太久,宁愿和对方在兴趣最浓的时候分手,也不要拖到彼此兴趣索然的时候。但有些老友之间,不尽兴不散已成惯例,那就另当别论。此种情形,时间已是次要问题,整日不休,通宵达旦,也不乏其人。
如果遇见对方心不在焉,或是心情不太好,精神不振,谈话则适可而止,及时告辞为好。若尚有事情必须与对方商量或向对方请教,那就开门见山表明来意,不可东拉西扯,拐弯抹角,浪费时间。你说明来意之后,对方若明确表示愿意现在和你交谈,则谈下去;如果对方仍表现淡漠,则坚决“刹车”,有话只能改日再谈了。
如果走亲访友时带着孩子,要教育孩子懂礼貌讲礼节,要会称呼主人家里所有的人。不要让孩子在屋里乱跑、吵闹,不要让孩子随意翻动主人家的抽屉、柜子、器皿,更不能让孩子随便讨要主人家的糖果、玩具等物品。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万一孩子做错了事或失态的时候,要耐心地教育、诱导他改正错误,并向主人致歉。切不可在主人面前对孩子大声训斥,厉声责骂,甚至殴打孩子,惹得孩子大哭大叫,使主人尴尬,四邻不安,这是十分失礼、失态的。
在主人家里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东走西逛,随意参观主人没有邀请你去的房间。尤其与外宾来往,要注意不要随意侵犯别人的“个人领地”。在西方,就是家庭成员之间,也不可随便出入他人房间。客人只可坐在会客室内,不可不经邀请而擅入主人的卧室和厨房。
走亲访友还应注意守时守约,一旦约好,应准时到达,不要让对方久等。
如有特殊情况误了时间,应尽可能及时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
走亲访友,还要讲究告辞礼节。告辞之前,不要显出急着要走的样子,以免使主人误以为你待得不耐烦了。一旦提出告辞,只要不是主人诚意执着地挽留,就应该起身,向主人道别,对主人的家人及在坐的其他朋友致意道别。如主人送你出门,你要走出几步,或在街巷拐弯处,回过身来说“请回”,或“请不要送了、谢谢”,或“请留步”,或“好了,再见”。不可把人家甩在后头,头也不回地大踏步昂首而去;也不能和送行的人说个不休,让人家陪你没完。
如果人多的聚会、宴会时要早走一步,不必大声道别,以免惊动所有的人为你送行。只要悄然地向主人告辞,并表示歉意。如果被其他客人发现,可以轻声地个别道声“再见”。总之,提前告辞不能引人注目,以免使其他人以为他们也该走了,而煞了风景,影响人家的兴致。
如果给亲友带来礼物,告辞之前把礼物拿出来,向主人说明表表心意。
对于过年的拜访: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再走亲访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新年,只是到
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而已。
拜年很有讲究。选择合适的时间,是拜年的第一要素。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
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而且现在
二、接待客人
每年春节将近,每人都会到亲戚朋家做客,同时亲戚朋友也会来到自己家里聚一聚。如果已约定好聚会地点安排在你家,就务必帮助家长提前打扫整理好家中环境,并准备好茶叶、香烟、酒水、糕点、水果等,做好恭迎客人的准备。
当客人在约定时间敲门而至时,主人要马上开门迎接,简短问候之后,然后把客人引到室内客厅入座。主人待客时,态度要随和、亲切,不让客人产生拘束不安的感觉。与客人交谈时,可以适当开一些玩笑,调节下气氛,并拿出一些这个年龄段比较爱吃的零食和饮料款待大家。客人要走时,要婉言表露挽留之意,待客人起身后再相送。切莫不可客人一说要走,就马上站起来,一副很急切的样子,客人会产生误会的。
春节家宴礼仪
一、客人未到齐,茶食、果品恭候。为了避免先到的客人受冷落,应递上热毛巾,以略解路途疲劳,同时端上茶,摆上几碟茶食、 果品,如瓜子、花生、干鲜果品和糖点、糕饼等。
二、冷盘案酒,进入佳境。客人到齐就座,接着上
4 或8 碟冷盘,如香肠、彩蛋、小肚、海蜇、盐水虾、开心果、怪味花生米等,有的还可排成图案,以增添菜的品色和形美。针对不同客人的酒兴与酒量,准备相应的酒和饮料品种,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但敬酒劝酒切勿过量过度,以热烈气氛为主。
三、热炒大菜,宴会高潮。饮酒正兴,可先上热炒,根据客人多少决定数量,4 -8 盘不等,家常的热炒,一般为韭菜炒鸡蛋、韭黄炒肉丝、炒腰花、炒什锦等,等吃到大半时,就可上大菜,例如红烧鱼、“全家福”、“狮子头”等之类。
四、汤汤水水,爽口助消化。宴席尾声,可上点心、汤或火锅,有条件的,再做点甜羹,上1 -2 款鲜水果(如西瓜、草莓、葡萄等),以解油腻,其后给来宾送上条热毛巾、餐巾纸。最后再端出桔子、香蕉、甘蔗,如果是苹果、梨子,还应备小刀以便削皮,亦可每人一杯绿茶,清爽宜人,同时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以增加节日的热烈气氛。
春节串门礼仪
串朋友的6个NO
1.在朋友家,不要随便动朋友的物品,如果在朋友家小住,应该携带随身日用品。
2.不要随意破坏朋友家的风俗习惯。
3.饭桌上要注意礼仪,如不要发出不雅的声音。
4.不随意接听朋友的电话。
5.夫妻二人同去朋友家,不宜在朋友面前表现过度亲密。
6.要适当帮助朋友做家务,尤其是小住朋友家之后,要清洗整理自己用过的卧具等物品,不能扬长而去。
拜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礼节,也是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拜年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对于宴席上:
“当今社会,以茶待客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交往的方式。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奉茶时应该注意:茶不要斟得太满,以七、八分满为宜。否则就有逐客之嫌。”艾跃进说。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特别是小辈应双手接过,点头致谢”,艾跃进教授说,“以茶待客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经常性行为,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饭桌转盘不是方向盘
在聚会吃饭时,经常会遇到带转盘的圆桌,转转盘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也有学问,艾跃进教授表示,如果饭局上有长幼之别,为表敬意,一道菜刚上来,应先转到主人、主宾,或长者、尊者面前,待其享用之后,其他人再慢转转盘。并且,转盘应顺时针转动,忌讳时而顺时针、时而逆时针转盘,或快速旋转转盘。这样不但会使其他人的筷子“落空”,也会给人一种不尊不敬的感觉。 “拱手抱拳礼” 双手有高低
“过年好,给您拜年啦!”双手抱拳拱手,互相行礼,既表达一种尊敬祝福之情,又有几分传统味道在其中。殊不知,这双手的高低、左手右手谁压着谁还有说法。
“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情节是孔子三千弟子,演员们在作揖、行‘拱手礼’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中左手压右手、右手压左手的情况都有。而在今年的‘春晚’中,演员们也很少留意这一点。”艾教授指出:“在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或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崇尚左、以左为大。《老子·三十一章》中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的拱手礼应该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压住右手。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多使用右手来持兵器,用左手压住右手则象征或表达了中国古人热爱和平的意愿。”
当然也有特例,艾跃进说:“在出席葬礼的时候可是右手压左手,平常可千万别搞错了。”艾跃进认为,“现在,我们正站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在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今天,我们理应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