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众多的大国优势
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长期维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在资源全球重新配置过程中,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尤其是随之带来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要素与中国优势的结合,是中国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因。自2002年加入WTO,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3年来的发展更充分显示出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比较优势:
(1)对外贸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001年中国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增长35.7%,3年间外贸总额翻了一番,全年外贸总额达1.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有很高的外贸依存度之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达GDP的70%左右,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只有36%。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相当程度上是因近年来美元大幅度贬值所致,通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的改革,这种压力也不会对中国对外贸易构成实质性影响。二是针对中国出口的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近年来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案例和涉案金额增速很快,如2003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立案59起,涉案金额比上年增长了178%。但涉案金额的绝对数相对中国出口来说并不算大,约为22亿美元。随中国的积极应对和反贸易保护经验的积累,也不会对中国内生的比较优势构成根本性损害。
(2)直接利用外资迅速增长。自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大关以来,中国已连续2年成为世界上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200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仅低于美国的121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由于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潜在市场的巨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只要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在短期内将没有国家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
2.劳动力成本的长期比较优势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优势的长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低成本优势将长期维持。东亚先期发展国家经验表明,随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这类产业很快会因工资成本上升在国际间发生梯度转移。由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形成的产业,20多年后工资成本仍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最近两年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才显露出工资向上的压力,距竞争力丧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这些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和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社会政策改革,将延缓工资成本上升的过程。可以预测,这种竞争优势维持的时间大体与城市化进程一致。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40%左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GDP处于同一水平的国家,农村中仍积压着大批剩余劳动力。假设城市化率达到80%时,剩余劳动力潜力释放完毕,即使按照2000年以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速度计算,即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由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也能维持40年左右。
(2)中国在中高技能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开始显露。1990年代以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升学为目的的中学教育和重视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优势逐步显现,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开始形成很强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移往中国就是一个明证。欧盟委员会刚刚发表的2004年竞争力年度报告认为,过去中国商品一般集中在“质量好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但现在中国已成为一个“产品成本低但技术含量高”的国家,已对欧盟形成“一种挑战”。目前,中国的这种优势才刚刚显露出来,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技术人才在工资成本上比较优势将会越来越突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成长为“制造业强国”只是时间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中高层次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人们担心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将很快丧失的看法不无道理。但是,这主要是中国教育体系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所至:一方面,社会上积压了大批渴求接受高等教育和提高劳动技能的学子;另一方面,因高等教育规模限制和职业教育体系落后,公众受教育的需求和企业对低成本人才的需求又不能得到满足,教育体系不能把潜在优势迅速转变为现实优势。1999年以来为扩大内需的高校扩招扭转工资上升趋势,随近两年扩招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已开始拉低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显现出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在竞争优势。2004年全日制高校招生420万,近1998年的108万的4倍,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超过19%。目前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毛入学率超过50%,有重视教育传统的中国在这方面潜力还很大,随国民收入增加,这种潜力将逐步释放出来。
各层次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将使未来中国不仅在低层次产业具有极强竞争力,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也具有很强竞争潜力,这是任何先期发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情况。
3.巨大市场潜力的长期优势
除廉价劳动力优势外,同样基于人口众多的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外资及其稀缺性资源进入中国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和市场潜力的释放,“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了实施基础。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这个未来有可能超过北美和欧洲巨大市场,即使短期不能盈利,也要进入中国。这种行为给中国带来梦寐以求的高端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性资源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使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体系重构过程中具有了极大的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刚跨过1000美元,市场需求的潜力还非常大。
中国要长期维持市场潜力巨大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除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这是今后需求持续扩张的主要源泉;二是教育体系调整和体制改革,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由于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与改革不能单单依靠市场化来推进,社会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中国始终把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
电池空运会比较麻烦,大部分空运公司不接电池货物。出口德国的话,注意清关的所有单证一定要先行,早于货物到港期到清关公司手中,因德国不像中国人工作这么勤奋,休息日又多。有些清关单证需要去当地换进口证,这也是要时间的。
其他的貌似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了。
如果在国内有正常的驾驶技能和经验,在德国自驾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事先做更多的了解和准备,会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首先要保证可以在德国境内合法驾驶,需要对证件进行相应的公证,并随身携带好对应的文件。
事先预定好合适的车辆,会让自驾游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记得要保证车辆有足够的空间,能放下所携带的行李。尤其还要注意选择自动挡或手动挡的车辆,让自驾游有个轻松的开始。
在取车时,了解好车辆的特性,尤其是添加什么型号的油很重要。德国大多数加油站都是自助加油,一定要看准油型,以免搞错。如果是冬天,要进山区的话,需要了解好规定,是否需要准备雪链。
在德国境内行驶途中,每位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带,儿童需要安全座椅。在高速公路上,速度较慢的车辆,需要靠右道行驶,避让车速更快的车辆。德国高速公路很多路段不限速,如果感觉自己的车辆不如后车快,记得及时转入靠右侧的车道。
对于一些大城市来说,尤其在老城区,找到车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事先与酒店、餐厅联系,了解车位情况。通常在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车位。而停车付费也有很多具体规定和方式,不清楚的话,可以询问附近的当地人。也有一些车位是免费的,或者分时段免费。
德国的大多数交通规则和我们国内交规是一致的,大部分标识也能理解。德国驾驶员通常很严格的遵守交规,因此有必要在自驾前,上网看一遍德国的交通标识,加深一下印象。尤其几个场合,要注意德国的驾驶习惯:进入和驶离环岛,汇入主车道、无红绿灯的路口、右转弯、行人过马路、经过自行车道时。这些场合,或者和国内规定有所不同,或者国内比较不常见,所以尤其需要谨慎驾驶。
德国有的山区,在一些特定季节,驾驶进入时需要注意事先了解。例如需要更换雪胎、备好雪链,注意天气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