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白塘生态植物特色景点
湖区:湖区位于整个景区的核心位置,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白塘湖,形成园内最大的水面,所有景点都围绕其展开。湖岸线条多变,软硬兼备,营造出独特的湿地风貌和城市湖泊景观。设置的划船设施,使游人能泛舟湖上欣赏湖光、山色、林木之美。一座景观长桥横水面,将东西景区紧密联结在一起。现代新颖,极具动感的造型让桥自身也成为一景,而桥上种植的一排芭蕉树更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表达出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四季岛屿:位于湖区内的四季岛屿,是在原有岛屿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筑岛和水系改造形成的四个错落变化的岛屿和一片湿地。每个岛上种植突出季节变化的生态林,体现四时不同的植物种类。岛屿与湿地用木栈桥相连,使游人时而临水、时而入林,做到游、赏、憩相结合。其中春季岛以柔和松软的缓坡草坪为基调大面积种植樱花、玉兰等春季观花植物,彰显活力。夏季岛种植广玉兰、紫薇、合欢等树木,与湿地景观一起,创造出宁静安闲的气氛。秋季岛通过种植银杏、元宝枫、桂花、金钱松等树种,创造浓密、幽深的气氛。冬季岛则选用湿地松、黑松、赤松等常绿针叶树种,表现冬季植物傲立雪霜的生命力。
五觉园:湖区南侧沿东西方向布置了五座各具特色的小游园,便是“味”、“触”、“视”、“听”、“嗅”五觉体验园。正如其名,此区域内通过种植特点突出的植物品种,配以现代造园手法的烘托,提炼出自然给人造成的原始、美妙的生理感觉,给人以鲜明的感观体验。游人来回穿梭于花境之间,充分感受花木色彩的缤纷和自然的芳香,还能用双手去触摸大自然。五觉园自然、巧妙地散落于核心景区周边,动静结合,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布局特色。
自然生态山林园:为了弥补园区内缺少山体的景观缺憾,植物园的东部地区运用人工手段,堆土叠山,形成约10-16米高低错落的山体,并通过种植多样性的树种来模拟原始山林生态系统,对山体进行大面积绿化。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塑造出山地密林的森林空间,并展示观赏空间、草甸空间、苗圃种植林等不同的植物景观。在山林中,一 “水”一“旱”两条溪流沿山势而下直入湖泊,形成山环水、水绕山的山水园林风貌。以卵石堆砌的“旱溪”以其借鉴日式园林枯山水的造园手法而独具意境。布置在山林东北部的鸟类栖息园则借助周围众多树木“筑巢引凤”,吸引鸟儿们来此繁衍生息。登上造型犹如古战场了望台的木屋观鸟站,游人便置身于鸟的王国,在鸟语虫鸣中感受自然的和谐之美。此外,三座大小不等的儿童游乐场位于山林的不同位置,让孩子纵情玩耍的同时也有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配套设施
1、音乐喷泉广场
为了增加公园亮点,全园内共设置了多种不同造型效果的喷(雾)泉。主要形式有“对喷、涌泉、跑泉、跳泉、拱泉”等。此外,为了吸引游客,还设计了充满情趣的“记忆喷泉”供游客娱乐。
如“入口大门1”前广场景观池内的“拱喷”和“涌泉”;小广场上的“喷雾台”;“综合服务建筑1”中“雾广场”上的15种形式的组合旱喷;沿“景观长桥”布置的“直喷”与“花篮”;“景观长桥”与“五觉园”连接桥上的“光控层流”对喷;“五觉园”内的“趣味记忆”喷泉和“声控喷泉”等。
2、室外灯光照明系统
以“绿色回归自然”为主题,强调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突出“生态、环保、节能”新理念,创造独具特色的夜景灯光照明效果。
3、儿童娱乐游具
结合公园东部山体地形,分别在不同位置适当安置一些适宜青少年的娱乐游具,以吸引各年龄层“小游客”到园游玩,从而带动消费人群。
公园地势
整个公园可大致分为西、中、东三大地块区域,地势也从西向东逐渐提高。
西区 地势较为平坦,布有“公园西主入口、综合服务建筑1(音乐雾广场)、综合服务建筑 、租船管理处”以及观光游览车起(终)站点,这些均为公园游客活动相对集中的聚散地。
中区 以“春夏秋冬”与中心湖为界。地势较“西区”有所提高且起伏不平,一是为了适当遮挡入园游客的视线,同时也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与适宜植物生长的特征而筑。其中“游船车辆修理处”布置于“春岛”,“VIP贵宾接待室”布置于“秋岛上”。
东区 地势最高。采用机械堆筑主峰高度为14.8米、次峰高度为11米的人工山体。其间布置“综合服务建筑2、综合服务建筑4 ”以及“山顶茶室”。为了体现城郊野外山林的原始旷野情趣,在山体上还构筑二条“人工溪流”,一条为“水溪”,另一条为“旱溪” 。同时在山体上的适当位置,还涉及布置了面积大小不等的三个“儿童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