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是否包括单位?

2025-02-26 03:49: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包含单位。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包括消费者和经营者;客体是商品和服务。

  2.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首先,身份上消费者是自然人,不是组织或法人。因为具体的商品和服务都是由人来使用和接受的,作为虚拟的组织无法消费,遇到侵权时,即使购买者是组织,受到侵权的自然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同时这里所说的自然人,不仅指公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其次,目的上消费者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就是说只有为了生活需要之目的,而为消费行为才能作为消费者,否则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范围,但可通过民事法律途径获得保护,如知假买假,司法界一般不支持。

    再次,行为上消费者有购买、使用、接受的具体行为。或者说消费者需有消费行为,其也不一定只是购买者,还有使用者或接受者。

  3. 经营者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组织或法人。

    首先,身份上经营者包括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只要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就会成为经营主体。同时经营者一般分为生产者和销售者,二者虽处于不同消费环节,但都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可能。

    其次,目的上经营者是为了营利,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而获取经营利润,如果经营者不以营利为目的,无偿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则不使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其他法律调整如:《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再次,行为上经营者实施了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如果经营者没有实施此些行为,消费关系就未发生,也就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货架上的商品发生爆炸,给选购者造成伤害时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要通过民法或刑法去解决。

回答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调整个人的生活消费.这种消费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从消费性质上看,它是指生活消费而不包括生产消费;

2.从消费的主体看,仅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回答3:

主体包括:有消费行为的个人、组织、法人、社会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