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摩托车的磨合期应该怎么开啊?

大家帮帮忙,小弟什么都不懂,谢谢
2024-12-27 19:21: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速度不要太快,莫高于70公里。
2、不要突然加速,慢慢加油门。
3、松离合要柔和。切勿突然松开。
4、到期更换原厂机油。
5、切不要载荷过重。
6、冬天要预热1分钟。

新车在买后的300公里内,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第一次的机油到300公里就必须换新的。机油最好到买车的车行换原厂机油。第二次机油到1000公里必须换,之后一年内就是1000换一次,再就是一年后机油就是每1500公里换一次。
新车期间在操作上必须平稳给油,最好避免猛上油和猛丢有的现象。这样对齿轮和链条有损害。
再者就是每个档位都必须很好的去磨合。例如:一档起步后不要马上进到二档,而是稳油门让它慢慢把速度提到可以进二档的速度再进到二档,依此类推到高速档。
最后就是磨合高速档了,当里程表到了1000公里时就必须跑跑高速齿了,找平直的路段来跑高速度,操作的方法和之前的操作法像同,不过不能一下子就超过70以上,必须是跑过二次以上后才能超出70公里。
这是我个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使用

答案补充
没事的,新车都会有问题的。过了磨合期就好了

新车出厂时,由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发动机内各零件接触面间还不完全良好,发动机内部各零件表面加工比较粗糙,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小,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摩擦将各部件表面“挫”得圆滑,同时使它们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段时间就叫作磨合期。磨合有利于各金属表面间配合间隙的良好生成,对发动机寿命影响极大。 车磨合的优劣,还会对车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汽车的磨合里程一般为1000至2500公里,进口车则更长一些,多数为1500至3000公里。磨合期分为3个阶段。即:初期100公里、初磨合200公里、磨合形成氧化膜3000公里。
影响摩托车使用寿命的因素,除去产品的制造质量外,还有与使用有关的影响因素,首先是磨合质量的好坏,其次是日常的使用保养。虽然新车磨合期时间短,磨合里程在车子整个使用期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磨合质量的好坏对日后的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让自己的爱车顺利通过磨合期,我们在平时应做好检查维护,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来提高磨合质量。

答案补充
一、起步先预热
一定要使发动机充分预热后再起步行驶;开始行驶时,要用低速档行驶1-2千米后再转入高速档行驶。
二、控制车速、及时换档
磨合期的行驶速度 由于车速越高,发动机和传动机件的负荷越大,所以新车或大修车在磨合期内必须严格控制行驶速度。 我们以125系列摩托车为列,其新车磨合期限速规定为: 在磨合期的第一阶段各档位车速分别应控制在20km/h、25km/h、35km/h、40km/h、45km/h内; 在磨合期的第二阶段各档位车速分别应控制在25km/h、30km/h、40km/h、45km/h、50km/h
换挡要及时恰当,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如勉强行驶,就会产生异常磨损或损坏机件现象,所以要及时换入较低档位,使发动机不在大负荷下工作。避免高挡位低转速和低挡位高转速行驶。也不要长时间使用一个档位。在各个挡位都不要使车速达到极限,
磨合期忌长时间定速行驶(高低速定速行驶都不可),请常常变换速度。

答案补充
三、避免负荷过重
新车满载运行将会对机件造成损坏。因此,在最初的1000公里内,国产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80%;进口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90%。另外,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行车路面,避免过大振动、冲撞或紧急制动,减少车身和动力系统的负荷。
四、忌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而且加大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所以在最初行驶的300公里内不要采用紧急制动。需要声明的是,“先离后刹”的做法是在磨合非常时期,并且在非常状况(紧急刹车)时采取的保护发动机的措施。切不能作为好习惯长期使用,当车辆度过了磨合期,从离合器保养方面讲,就应是“先刹后离”,有不少新手在学车时,因害怕熄火,念念不忘脚踏离合,要减速就先踩下离合,即使是挂了高挡或低挡行驶,也为了换挡方便,离合不离脚。这样刹车、换挡,对于新手可能会使车子开得平稳些,但对离合器却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还有人习惯在停车时,挂一挡踩离合等候,或是摘了空挡还踩着离合器,认为这样可以使起步动作简化。但是,这种习惯会使左腿始终都处在用力状态,无法放松,易使驾驶者疲劳,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离合器长时间处于磨损状态。

回答2:

最上面的一个你不知道也不要胡说
你在网上复制的是汽车的把
磨合期速度只可以在40KM/H以下一直磨到300KM换机油
在就可以跑50KM/H以下 600KM之后换机油
在就进入60KM/H一下只到1000KM的时候进入正常行驶如果你还想磨也行
在正常情况下要磨到6000KM
我也只说这么多
由于时间关系
我是修摩托车的

回答3:

别跑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