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属平顶山市辖县。县境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县域面积2432.32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沙河冲积平原。山地面积占28.9%,丘陵面积占53%,平原面积占18.1%,耕地面积54.55万亩,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鲁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鲁山古称鲁阳,炎黄五帝时期,是我国史前三大民族集团之一——华夏集团的重要活动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自汉置县,唐始名鲁山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
鲁山县是世界刘姓的发源地,曾孕育出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现代诗人徐玉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境内有中国最古老的楚长城遗址,汉代名将张良、萧何、韩信的练兵、屯兵场,西汉冶铁遗址和唐代琴台遗址,还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的元次山碑等。
鲁山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保存有豫西革命纪念馆、邓小平市场街等红色遗址。鲁山还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牛郎织女故事”发源于鲁山。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鲁山县历史悠久,夏商时,鲁山县初称鲁县,后改称鲁阳,春秋时属郑,后来隶楚。楚肃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鲁阳,鲁阳属魏,西汉置鲁阳县,归南阳郡。
三国时,属魏,晋代,属南阳国,南北朝永初年间,属南朝宋。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南巡,改名山北县,并置鲁阳镇。太和十八年(公元495年),为荆州治所,又为广州治所。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9年),兼鲁阳郡治所。
隋大业初(公元617年),改名鲁县。唐武德四年(621),为鲁州治所。贞观元年(627),废州,改鲁县为鲁山县,隶属伊州。贞观八年(634),属汝州。明洪武初,属南阳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为直隶州,鲁山县直至清末民初仍隶属汝州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属河南河洛道,民国二十一(1932)年到三十六年(1947),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后隶属许昌专区(后改地区),1983年归平顶山市辖,至今未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山县(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鲁山县人民政府-鲁山简介
鲁山县属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北依洛阳市、南临南阳市、东接平顶山市区。县域面积2432.32平方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办事处),559个行政村,总人口92.7万。
郑尧高速、太澳高速、311国道、207国道及省道S242线、S231线纵横全县。尧山—中原大佛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画眉谷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建筑有文庙及明代清真寺。
2017年鲁山完成生产总值17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常住人口77.98万人。
扩展资料
地理环境: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北依洛阳市、南临南阳市、东接平顶山,总面积2432平方公里,辖6镇15乡,558个行政村,人口87万,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鲁山,古称鲁阳,汉置县,唐始名鲁山,现属河南省平顶山市。
位于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在河南省中部偏西,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连,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
气候: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7°C,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无霜期为209天。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