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成为“太空”以外的人类要认识和进入的第二大领域。海洋开发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不进入海洋,国家不能强大。海洋是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此外,国际海底和公海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我国应确保应有的权益。
由于海洋态的脆弱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用短短2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致使我国海洋态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持续向海岸带集中,海洋态形势日益严峻,未来15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海洋生态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海洋态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还是性质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仅是排污总量的增加和生态破坏范围扩大,而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威胁和风险更加巨大,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深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与和平崛起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不采取综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污染负荷将突破生态承载能力的极限,某些生态系统将难以遏制地衰退,海洋生态问题随时会恶性爆发,出现难以逆转的态灾难,并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甚至严重影响全球环境并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国防安全主要威胁来自海洋,国家安全对海洋需求突出,海洋作为国家安全第一条防线,迫切需要为其提供海洋环境保障。未来我国海洋生态承载能力将面临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如: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的提高对海洋生态形成巨大的压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重化工业发展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高速的城市化建设将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将使海洋生态面临新的挑战;海洋主权,权益维护,存在潜在的军事和战场环境需求的挑战;海洋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海域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存在复杂的近海海洋权益和岛屿主权争端;邻近海峡是近代历史上列强侵略的通道,也是我国外贸货物及进口石油运输的咽喉。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的概念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正式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的。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最早认识到了环境安全的重要作用。 1991年8月,美国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环境安全视为其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环境安全技术检验规则》将环境安全全部纳入到美国的防务任务之中。
西方国家认为,其他国家的环境退化可能损害其国家利益,从而有理由介入其中,并可将军事手段应用于环境冲突中。西方国家已经将环境问题纳入其外交、贸易乃至军事政策之中。牛津大学诺曼·梅尔斯教授在《环境与安全》一文中,几乎完全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论述环境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美国利益正在和菲律宾森林破坏、中东水资源贫乏、萨尔瓦多的土地退化、墨西哥迅猛增加的人口联系在一起”。
目前,国际普遍关注的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环境退化引起的资源和污染对经济的瓶颈制约;环境退化引起的社会公众不满,甚至产生生态难民和环境难民;争夺原料及自然资源的冲突、战争(石油、淡水、土地);战争特别是生化及核战争对态的破坏;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及经济活动中的污染转移,虚拟资源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