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有什么风景比较好的,除了山南,其他还有么?

我很想看到!
2025-02-22 23:57: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茅仙洞

位于凤台县城南3.5公里处的三峰山南坡半山腰中。洞门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越往深处越小,到不可行处仍深邃不能见底,里面阴风习习。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这里学道。兄弟3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从此成了历代宗教圣地,或为道观或为庵寺。民国24年(1935年),道教门徒苏理纯、苏宗善广为化缘,集资重修殿堂,改名清天观。今日茅仙洞,清天观座在山坡上一片3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门的拱门顶上刻着清代书法家汪以道手书的“清天观”3个大字。进入拱门,一条青石板路直通天井。天井院北面的悬崖上古柏参天,院南是一排道房。西面有大殿,是一座雕梁画栋建筑,大殿后还有一进三清宝殿。茅仙洞上方,依山势筑有三仙阁,里面供奉三茅神像。阁下方两例各有六角凉亭一座。干百年来,茅仙洞香火不断,游人如梭。春申君墓

  又称黄歇墓。在淮南市赖山集,距寿县城12.5公里。墓为一大土堆,封土高11米。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80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春申君,名黄歇,战国时期著名“四公子”之一。楚之贵族,楚顷襄王时任左徒,楚考烈王十五年改封于吴墟(今江苏苏州)。公元前238年,考烈王死后,被王舅李园杀于棘门(寿春城门)。清《凤台县志》载:“(春申君墓)在城内东北,今人指县署西大官塘中士堆为春申君墓。又,县东隗家店西大阜名黄歇冢,或是也。”经实地考查,县署西大官塘中土堆不是古墓。今淮南市赖山集大土堆,即与县志春申君墓记载相符。 上窑洞山寺

洞山寺原名大圣庙,其建成年代已无可考稽,据传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唐代,位于上窑镇之神山。《怀远县志》、《大清一统志》载:“……其东峰曰神山,高二 百四十五丈”,“中有仙人洞,故名洞山”。

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圣诞,适逢阳春,为此,洞山寺会期即定于该日,其会期盛况空前,四面八方,白叟黄童,欢声笑语齐来赶庙会,淮河两岸善男信女,顶礼求神竟至。登其庙台,但见焚香点烛,膝地而拜者无数;又闻锣鼓喧鸣,礼佛求嗣声不绝。

洞山寺松竹掩映,山林野趣,又有洞山八景,更使人流连忘返。清道光年间拔贡朱第在《庙启》中这样描述洞山八景:“奇峰障日,并银杏参云;峭壁摩天,挂仙桃而隐雾;洞里则仙人留迹,滩头则王母遗踪;桥落 长虹,横悬崖经度;岩开斗室,藏石佛以称尊。信以为稀有之名区,真属非常之妙迹。”

洞山寺于1938年毁于日寇战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洞山寺经人民政府拨款,广大群众集资,已初步得到修整。现已建成观音庙一座,内塑观音送子像,院内建和尚墓三座,造型各异,极富佛教色彩。石壁上新刻绘彩色佛像一尊,光泽鲜润,神态逼真。在峰巅新建了两处亭阁,一尊水泥塑造的石娑娑已安放斗室,供香还愿 硖山口

位于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为长淮第一峡。被称作长淮津要的东、西两硖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对峙,相距500多米,扼制着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

硖山口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在此争战。南北朝时,东晋与秦军大战,这里是重要的军事津要。硖石山古有四城,一在东硖石,一在西硖石西微平处,俗名城子,山西北隅尚有遗址。一在禹王山腰,一在长山北麓,连同四城,相距不及5里。4座古城堡久废,今西硖石顶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四角凉亭,名为“慰农亭”。古朴典雅,亭额上有“慰农亭”三字,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幅清光绪年间风台知县颜海飏手书对联:“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前行数步即为硖石陡壁,陡壁西侧悬崖上有摩崖石刻《筑城记》

回答2:

去体育场看看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