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准备好如下材料:热水、小碗。
1、首先取出准备的热水和小碗待用,如图所示。
2、然后把开水倒入到小碗中即可,如图所示。
3、接下来取出凝固的蜂蜜,见下图所示。
4、下面把蜂蜜放入到小碗中的热水中就可以了,需要注意要确保容器密封,如果盛蜂蜜的容器漏水进去,可能会导致蜂蜜变质。
5、最后凝固的蜂蜜就溶解开了,如图所示。
让凝固的蜂蜜化开的方法就是,把凝固的的蜂蜜带瓶一起放在35-40度的温水里,用不了多长时间,凝固的蜂蜜就会自然融化了。
蜂蜜凝固的原因:
蜂蜜是一种高糖溶液,含有超过70%的糖和低于20%的水。糖的含量远高于水分的含量,过多的糖使蜂蜜不稳定。
蜂蜜自然结晶是由于化是一种过饱和糖溶液。蜂蜜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不同的蜂蜜品种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果糖为30~44%,葡萄糖为25~40%。这两种主要糖的平衡是引导蜂蜜结晶的主要原因,而它们的相对百分比则决定蜂蜜结晶的速度快慢。由于葡萄糖溶解性相对较差中,容易结晶板出。果糖比葡萄糖更易溶解于水,保持液态状态。当葡萄糖结晶时,化与水分离,以微小的晶体状态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葡萄糖结晶,这些晶体遍布于蜂蜜中。液体溶液就变为稳定的饱和状态,最终便蜂蜜结晶。
有的蜂蜜结晶比较均匀,有些则是部分结晶,形成两层,结晶层位于瓶罐的底部,液体部分位于瓶罐的上部。蜂蜜晶体的大小 也不尽相同,有些晶体细腻,有些晶体大而硬。结晶速度赶快的蜂蜜,其晶体质地越细腻。蜂蜜结晶后颜色会变浅,这是因为葡萄糖脱水以晶体形式析出,而葡萄糖晶体是纯白色,深色蜂蜜呈褐色。
蜂蜜变得白色固体,不是变质了,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种自然现象。 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保存过程中气温经过13—15℃这一区间后,就会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变,丝毫不影响质量。 比如买蜂蜜的时候,温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进温度只有10度的冰箱里,那么蜂蜜的温度就会从20降至10,在这个过程中就经过了13-15度这个温度,凡是经过了这个温度的蜂蜜就会出现结晶,但是不会对质量有任何影响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结晶,那么就要让蜂蜜“不经历”13-15这个温度,买的时候气温高于15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买的时候气温低于13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经结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结晶的话,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当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装入凉水,将装蜂蜜的容器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将水加热(不能加得太热了,否则会破坏蜂蜜的质量),结晶就会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后的蜂蜜保存时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让保存温度经过13-15度这个阶段,否则蜂蜜又会再次结晶。(另外,我个人建议不是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结晶,因为加热时的温度是很难控制的,控制得不好的话,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质量了)
所谓的蜂蜜凝固就是蜂蜜结晶。
一、蜂蜜结晶处理办法:
1、把蜂蜜连同瓶子一起在热水中浸泡,但要注意热水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维生素损失。
2、可连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锅内慢慢加热,当水温达到50-60度时,沉淀物就会自然融化,而且不会再沉淀。
3、放置到夏天自然化开。
二、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
三、注意事项:天然的含有活性酶的蜂蜜不能加热至60摄氏度以上,否则活性酶会在高温下变性失活,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放到热水里 就溶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