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和东厂西厂锦衣卫有什么区别

2025-02-22 23:38:3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六扇门和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区别:

1、机构不同。六扇门明清时分别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其权力超过东厂。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2、成立时间不同。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处理有关国家大事的案件,专门成立了一个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于一体的秘密组织。因为这个组织的秘密性,又因为总部大殿是一个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开门、每面两扇门总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门”。

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此三项职能在一段的时期内并未设立供其稳定实施的制度。

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3、工作内容不同。“六扇门”通常只接手江湖帮派斗争和久为官府通缉的要犯。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厂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扇门

百度百科-锦衣卫

百度百科-西厂

百度百科-东厂

回答2: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西厂;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六扇门:三法司衙门的合称。

明朝设立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是为了监视大臣的言行,巩固皇帝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政权更加的稳固。但是随着东厂西厂权利的扩张,最后甚至危及到了皇帝的权利,被迫给撤除了。

扩展资料:

明朝维护和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为此采取的措施:

1、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一事,发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彻底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后使不得复立

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领导(皇帝实际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将君权和相权掌控于皇帝一人手里,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

2.设立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且全部由皇帝的亲信担任,皇权进一步巩固。

3.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控制、禁锢人们的思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东厂

百度百科 西厂

百度百科  锦衣卫

百度百科 六扇门

回答3:

  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也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更是四大特务机构之一。不过论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六扇门四大组织,究竟哪一个更厉害呢?

回答4:

六扇门是公门中人!也就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东厂西厂是特务机关!锦衣卫是皇家卫队!这区别大了!六扇门是男人,东厂西厂的不男人这个回答也有道理!呵呵!要说详细点的话就要写好长!我打字有点慢!还是算了!看你怎么理解了!

回答5:

六扇门是男人,东厂西厂的不男人,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