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分哪几个层次 分别讲什么?

需要1500字
2024-12-27 16:04: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明确研究对象,有助于对生态学定义的了解。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犹如切多层蛋糕,水平切法表示把生物学按研究的生命现象各个方面加以划分,例如生理学、形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各有其特殊研究对象,而生态学研究的则是活生物在自然界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垂直切法则是按系统分类,把生物学划分为动物学、植物学、细菌学等学科。由此可见,生态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基础分支学科之一,也是每一门分类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现代生物学可按照图1-1所示的方式,把研究对象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组织层次。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是右侧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的范畴。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有机体(个体),按其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来看,当前的个体生态学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畴,这是生理学与生态学交界的边缘学科。当然,近代一些生理生态学家更偏重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和资源分配给维持、生殖、修复、保卫……等方面的进化和适应对策上,而生态生理学家则偏重于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及其机制上。但是更多的学者把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视为同义的。
  种群(population)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并在群体水平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群体的特征,这是个体层次上所没有的。例如种群有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有年龄结构和性比;有种内关系和空间分布格局等等。动物种群生态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是动物生态学的主流。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或biocoenosis)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体。同样,当群落由种群组成为新的层次结构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群体特征,诸如群落的结构、演替、多样性、稳定性……等。植物群落生态学是本世纪60年代以前植物生态学的主体(另一是个体生态学)。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它与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同义。对生态系统是否与生物群落同一组织层次,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就是生物群落学,另一些学者把它们划分为两个层次。本世纪 6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的人口、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的挑战性问题,生态系统研究也发展为生态学研究的主流。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是所有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岩石圈的土壤中还有植物的地下部分、细菌、真菌、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掘土的脊椎动物,但它们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深刻几十米以下,就只有少数植物的根系才能达到。在更深的地下水中(超过100多米),还可发现棘鱼等动物。岩石圈中最深的生命极限可达到2500~3000米处,在那里还有石油细菌。在大气圈中,生命主要集中于最下层,也就是与岩石圈的交界处。有的鸟类能飞到数千米的空中,昆虫和一些小动物能被气流带到更高的地方,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也曾发现有细菌和真菌。但这些地方毕竟不能为生物提供长期生活的条件,所以人们称之为副生物圈(parabiosphere)。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命,但主要集中在表层和底层。最深的海洋可达11000米以上,就在这样的深处也有深海生物。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已应运而生,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
  3.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在研究生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时,还必须依靠生物学以外的其他自然科学,诸如气象学、气候学、海洋学、湖沼学、土壤学等,在研究生态系统时尤其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包括自然环境和一切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概念,而且在上述这些自然科学发展中也提出了所谓海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等研究方向。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已经深入到许多自然科学学科之中,并被广泛地接受。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发展边缘科学,建立学科间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也是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在近代的生态系统研究中,如国际性的IBP(国际生物学计划)、SCOPE(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MAB(人与生物圈计划)和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都是从事多学科综合研究的。
  

回答2:

研究生物的层次有11个,而生态学是其中一个分支包括:全球生态系统(即生物圈)、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分子生态学。
全球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层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土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可以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几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氧气 二氧化碳 氮 碳元素 钾元素 钙元素 铁元素 硫元素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总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属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就得适应环境,环境发生了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这种反作用促进了整个生物界持续不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