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用自己的话谈谈我国现在的物流状况及将来的走势!!~~
2024-12-29 02:17: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
(一)宏观物流现状
政府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决定》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物流的重要性, 将使物流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 并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下得以推进。
管理体制障碍突出。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还起作用, 行政管理部门政出多门, 相互矛盾的现象依然存在, 使物流业不能形成一个整体,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必将难以实现物流的社会化、网络化和物流资源的自动合理配置。如对运输的管理, 是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由不同部门管理的, 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 难以有效合作、协调; 又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都自成一体, 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成为阻碍物流产业发展的另一大顽症。这种体制弊病是与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的, 它直接导致了各种存量的物流要素的分散和难以整合, 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 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 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
物流发展的水平不高、效率偏低。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 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 比重, 自1998 年降到21.4%以来,连续7 年上下徘徊, 2004 年仍为21.3%, 而发达国家这项指标已经控制在10%左右。
(二)区域物流现状
不少省市开始重视物流规划和应用。几年来, 我国部分省市政府已开始认识到物流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 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来抓。
如湖南打造大物流格局的步伐正在加快。2005 年8 月27日上午举行的湖南省先进物流管理经验交流会透露, 湖南省将在长沙、株洲、湘潭和怀化等城市统筹规划一批规模大、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 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争取在三到五年内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但各地对于“物流”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物流概念引入我国已有20 多年, 但真正开始进行现代物流开发和建设也只是近两年的事。由于物流基础单薄以及实践操作经验缺乏, 各地对于“物流”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如物流业的范畴, 如何对物流业的运作进行统计, 现代物流究竟是如何降低社会成本与企业成本, 又能降低到何种程度等问题的认识都是模糊的, 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尚处于探索阶段。
物流硬件有待改善。物流硬件如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公路网密度程度低, 公路联运能力低, 铁路营运总里程较短,某些边远地区仍处于半封闭状态, 航空运输满足不了高增长的旅客出行要求和高货值、高时效的货运需求。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水运能力过剩和国内运价的恶性竞争, 而我国已有的船型单一, 船龄过高, 这就使国内水运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此外, 物流标准化程度低, 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共享和作业效率, 也很难同国际接轨。
(三)企业物流现状
第三方物流比重低。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相当多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 的经营组织方式,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据调查, 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31%由企业自身、50%由供应方企业组织、仅19%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 工业企业中销售物流27%由企业、55%由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 而全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 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27%为第三方, 11%由供货方承担, 62%由公司自理。目前, 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 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员工素质不高。员工素质是决定公司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缺少基本的专业培训, 加之人员素质不高, 造成服务态度恶劣, 形成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回答2:

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物流发展趋势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