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的名字的来历和用途是什么?

2024-12-15 18:50: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植物名称 木棉花
科目 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 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 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用途 诱蝶种类

木棉花名称的由来:

烽火源自于南越王赵佗,他以满树红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贝源自于梵语Karpassa的音译;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Ceiba的音译,此名称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琼枝之名则指木棉于海南(琼)岛生长的树木因而得名。

木棉花的话语:

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你身边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关于木棉花的传说:

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常常带领人民打败异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敌人将他绑在木棉树上严刑拷打,老燕台四首·夏英雄威武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后来老英雄化作一株株木棉树,所以木棉树叫"吉贝",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

那么英雄树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那,你看下它的树身,高大自立的树干上长满刺瘤,不准闲杂人等乱爬,树枝轮生平伸,像是向天空宣告主权,开花时没叶子,花掉光后再生叶子,真有气魄,所以,又有"英雄树"的美称。

不过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自此之后人们就称木棉花树为英雄树了。而木棉花另一个名字的来由就较象形了--木棉花谢了之后,结出了棉絮,棉絮系结在大树上的。

树上的棉花,所以叫木棉花。木棉,南国特有的木中豪杰:树形挺拔,木质坚韧;花开时火红热烈无需丝毫绿叶的衬托,花期一过绝然落土不容半点凋零的颓势,花朵入食却又能清热解毒给人温淳的关怀。



回答2:

  木棉花的名字的来历和用途如下:
  名称由来
  烽火源自于南越王赵佗,他以满树红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贝源自于梵语Ka

  木棉照片集 (19张)
  rpassa的音译;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Ceiba的音译,此名称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琼枝之名则指木棉于海南(琼)岛生长的树木因而得名。

  木棉树的花呈鲜红色,就像用英雄的鲜血染成的,故被称之为英雄树。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木棉陈皮粥
  健脾祛湿,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木棉三花饮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木棉鲫鱼汤
  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木棉虾仁豆腐
  清热利湿,解郁除烦。木棉花有清热利湿之功能,豆腐能解热除烦,竹笋能润肠,与虾仁、火腿、鸡汤共煨,不但气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热利湿和凉血之功效。豆腐中的异黄酮还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菌菇
  清热凉血,健脾。

  煲木棉靓汤
  祛湿利水,健脾舒肝。木棉花常为广东民间祛湿的好食材,既有祛湿功效,又平和清润,最宜初春之用。

  药用价值
  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

  木棉的根、茎抽取物可用做收敛剂、镇痛剂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疗痢疾,它的根皮、茎皮和刺,磨成粉制成药膏可用来治疗粉刺。据说,每逢木棉花开,村里有不少老人、小孩,见有花坠落便拾起,然后晒干,可以用来泡茶、煲汤、入药。

  民间药方
  治痢疾
  治赤白痢疾
  治湿热下痢
  治妇女月内风
  治肺癌、肠癌
  治胃痛
  治便后下血
  治痹症

  木棉花(kapok)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木棉花为什么叫“英雄花”?因为它开得红艳却但又不媚俗,它的壮硕的躯干壮,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壮观,花葩的颜色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

回答3:

 木棉花传说: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
花语:英雄之花
  科属: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3-4月份先叶开放,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木棉花的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因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攀枝花即木棉。木棉花是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台湾省高雄市、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市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花朵大型,橙黄或橙红色;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花桔红色,每年2~3月树叶落光后进入花期,然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木棉花
  属热带树种,喜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耐寒力较低,遇长期5~8℃的低温,枝条受冷害,忌霜冻,华南南部的广州、南宁等地,正常年份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寒冷年份有冻害,华南北部以至华北的广大地区,只能盆栽,冬季移入温棚或室内,室温不宜低于10℃,喜光,不耐荫蔽,耐烈日高温,宜种植于阳光充足处,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沙质土或粘重土均宜,喜酸性土,较耐干旱,亦稍耐水湿,对肥力的要求不甚高,一般肥力中等、磷钾肥较高的土壤,开花繁茂,色泽亦鲜艳,水分充足,氮肥较高的土壤枝叶繁茂,开花亦较多,但色泽欠鲜艳,种植时宜施腐熟饼肥或垃圾作基肥,花前及开花盛期,追施磷钾肥,树形不甚美观,但具萌芽性,管理中可用截干或修枝整形,促使树冠丰满,也可3~5株种植于一处,以提高观赏效果。
  文献记载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药材性状: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状,长2.5~4厘米,直径2~3厘米,顶端3~5裂,厚革质,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纵皱纹,内面被灰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皱缩或破碎,面棕黄色或深棕色,被星状毛,内面红棕色,星状毛较少;雄蕊多数,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药肾形,卷曲。气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黄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淡、涩,平。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常用量5~10克。
  附注: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
  性味:淡、涩,平。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岭南采药录》:消暑。
  4、《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5、《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6、《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治恶疮。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