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和“教五子,名俱扬。”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典故?

在三字经中第七句和第八句!
2024-12-19 12:54:5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五代后周时的窦燕山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5个儿子都先后登科及第,声名显赫,光宗耀祖。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蓟州(今天津蓟县)人,蓟州邻近燕山(此指小燕山,位于天津北,北京西南),因此,后人尊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禹钧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年轻时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向他家借粮食时,他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一天晚上他做梦,梦见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还会短命早死。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父亲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窦禹钧二万两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窦禹钧发觉了此事,把仆人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将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待那女儿长大成人后,窦禹钧还替她备好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正月初一,窦禹钧到寺庙去拜佛,拾到了白银200两,黄金30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道:“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200两,黄金30两,预备用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哪知我的钱袋遗失了。”窦禹钧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失主,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
   窦禹钧还做了许多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的好事,受到人们的称赞。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计其数;他还建立书院40间,聚书数千卷,聘请文行之士为师授业,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交学钱。
   有一天,窦禹钧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的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纪,并且赐给你5个贵子,他们来日会都很显达,你将来寿终之后,还可上升天堂。”从此以后,窦禹钧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他的妻子果然连续生了5个儿子。
   窦禹钧对5个儿子严加管教,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绩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在他的培养教育下,5个儿子德才兼备,风度峻整,先后登科及第: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侃,官参知政事;四儿窦偁,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时人称誉他们为“窦氏五龙”。当时的名流冯道赠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五子登科”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窦禹钧能够使5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所以说“窦燕山,有义方”。什么叫做“义方”呢?此词原出《左传•隐公三年》:“教之以义方”,意为做人应遵守的道义规矩,后来也指家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窦燕山,有义方”,这里的“义方”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待子女仅仅是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另一方面,正人要先正己,注重自身修养,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患后辈有不良行为,也就是言教为后,身教为先,父辈身教必对其子影响至深,桃李不言,其下成蹊。
  
  

回答2:

窦燕山教子有方

回答3:

窦燕山,名禹钧,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属于燕国,燕国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称他为窦燕山,就像诗圣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称为杜少陵一样。
窦燕山是五代后晋时的人,年轻的时候不学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两、昧心行事,虽然赚了钱,但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子嗣。有一天夜里,他死去的父亲给他托梦,说:“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不但无子而且无寿。你要赶快改过迁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还有可能挽回。”
窦禹钧醒来以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决心改邪归正。从前之恶不敢再犯并且广行善事,在家里兴办义学、积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里又梦到他父亲对他说:“尔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五子齐登科甲,尔寿至八十九岁”。他醒来以后,行善更为积极,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仪、俨、侃、尔、僖。
窦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所以才有五子联科。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说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于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