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时机选择拉球?进攻的技术很多,有拉、打、弹、拨、撕、加力推、推挤、撇、挑都属于进攻的技术,在什么时候运用这些技术是业余选手感到头痛的问题,我见过一些拉球的业余选手,打法非常的单调,进攻的时候一律用拉的动作去回击球,他不管来球的性质跟弧线的高低,都一律的拉,以至于形成了:该发力打的球不打延误了战机。在不出台的球只能用搓的技术去回击,因为心虚。正常的情况下:对方来球只要弧线高无论网前与底线我们都应该发力打,给对方造成压力,而来球的弧线低,出台或者半出台,可以选择拉,当步法不到位或者碰到对方强烈的下旋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拉吊结合的方法,这样你的球就比较有章法。 二:怎样拉上旋球与不转球?拉上旋与不转的球,许多业余选手感到是球去顶球拍,不容易发力,出手的弧线长,球容易出界,在拉上旋与不转的球的时候:我们的拍面前倾,引拍与球同高或者高与来球,击球的中上部,整个动作迎前,以向前发力为主,有种“带”出去的感觉,手感好,熟练的球友还可以向对拉的方向发展。错误的动作:击球的中下部,引拍低,沉肩,髋关节与腰下沉得太多,向前上方发力。平时跟朋友练习的时候,多注意提拍跟迎前去击球就有所体会了。 三:怎样拉强烈的下旋球?有的球迷一味的追求“暴”的感觉,觉得十分爽,过瘾,我觉得这样的意识要不得。因为你不可能每个球都能“暴”对方的。后果是:拉球频频下网,影响自己的信心,以至于对自己的拉球技术产生怀疑,或者怪器材的问题,当对方强烈的下旋的时候,假如你还没有王励勤那样的爆发力,与移动的速度你就应该:引拍低于来球,击球的中下部,向前上方摩擦球,同时还注意用身体的重心与拍面的角度去击球,以减低球的旋转,引拍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应该在右脚(右手握拍者),同时身体放松,在找到球的点的时候,重心由右脚向左脚转移,接触到球的时候整个身体略有紧张感,拍面不要前倾过多,以至于找不到球的点,这个点就是击球点。也就是球的中下部,这样的动作不容易吃转,发力机制好的话,有很好的弧线、速度跟旋转。 四:击球的部位:上旋球、不转球的击球部位是:中部、中上部、上中部。球越上旋我们的点就越应该靠上。下旋球:中部、中下部、下中部。越下旋的球点就越应该靠下,多多的体会与练习你的命中率就有很大的提高。我们不管练习哪个单项的技术首先必须保证有命中率才去追求质量。否则即使你的球很冲、刁钻,没有命中率对方都不怕你的。 五:弧线在拉球中的作用:有的球迷不理解弧线的作用,结果是失误很多,自己都没有兴趣了,主要的毛病在于击球的时候没有给球制造弧线,没有制造弧线的意识,除非近网的高球或者搓、摆的技术不用什么弧线外,其它的技术一律的要有弧线,否则是失误很多的。这样的才能制造合理的弧线呢?通常的,上旋球以向前为主,下旋球以向上略带向前就有弧线了,反复的去体会弧线你会学习到乒乓球很多的奥妙的。 六:拍面的角度与发力的方向:上旋球,拍面前倾以保证球拍能击打到球的点,发力向前,下旋球,拍面不要过分前倾,向前上方发力。 七:身体过部位跟拉球的关系:有的球迷反复的问我:我拉的球为什么总是无力?速度慢?我看了他的动作以后,主要的是他的发力机制不好,动作不协调、出现发力的脱节现象。跟拉球有密切关系的部位有:脚、腰、肘关节、髋关节、大臂、前臂手腕、手指与身体的重心用动的过程是:迎球是:腰放松,髋关节自然的压在右脚,调节要拍型,大臂前臂引拍到身体的正后方,同时手腕外展,重心始终在右脚,击球时:脚加力蹬地,肘关节迅速收,手腕内收,身体适当的紧张。髋关节前挺,身体的重心转移到左脚。别往了,手指去辅助发力,跟调节弧线。球出手身体马上放松,还原。 弧圈球疑难问答 (一)问:弧圈球有哪几种?其动作要点是什么?
答:按击球的方位来划分,弧圈球可分为两种: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为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旋弧圈,直板正胶弧圈(俗称小上旋)和不转弧圈。以上各种弧圈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分别简述如下: 1、正手加转弧圈球:(以右手为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在右脚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加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在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 5.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 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象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国乒坛的技术创新信息介绍给初学者,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尝试,使之得以普及。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二)问: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纠正? 答: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三)问: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答: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11.对拉练习;12.发球抢拉练习;13.接发球抢拉练习;14、拉、扣结合练
练习弧圈要点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于上旋弧圈速度较慢﹐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球落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所以﹐它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二)要求1﹑上旋强烈。如果上旋弧圈球上旋不强﹐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就会一点儿威胁也没有了。2﹑弧线应降低。以前的加转弧圈球弧线高﹑速度慢﹐现在的加转弧圈球要求上旋强﹑弧线低﹐这样才能增加威胁。3﹑必须和其它技术(如前冲弧圈球﹑扣杀等)相结合。单一的加转弧圈球﹐易被对方适应﹐因为它毕竟速度慢。(三)动作要领1﹑引拍阶段﹕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腹微收﹐髋稍>向右后下方压转﹐手腕略向后拉﹐球拍低于来球。2﹑击球阶段﹕右脚掌内侧蹬地﹐稍伸膝﹐以腰﹑髋的扭转带动手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快速收缩前臂﹐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击后迅速转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前倾(与台面成80度左右)。为提高拉球的旋转和速度﹐直拍选手的中指(横拍选手的食指)应加速手腕在触球瞬间的甩劲。3﹑结束动作﹕球出手﹐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前才渐停止。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脚。此时﹐应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四)错误动作及改正方法1﹑只用手臂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球很费力﹐但旋转不强﹐而且难于连续拉。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确拉弧圈球时腰﹑髋﹑腿的用力极为重要﹐然后专门观察优秀选手在拉球时这些部位的动作﹐再仿之进行徒手动作的练习﹐记住有关部位的肌肉感觉﹐上台练习时﹑有意体会上述感觉。2﹑引拍时﹐手臂伸得过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过份前倾﹐整个动作向上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击球时间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难发力等弊端。改正方法﹕应明确上述动作已经过时﹐现特别重视由后向前的迎球动作。运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后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后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后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后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3﹑拉球时不用手腕﹐导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受到限制。告诉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腕要有一个向后伸的动作﹐在触球瞬间才会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发力。4﹑只能摩擦球动作﹐蹭球太薄﹐但发不出力﹐拉球不转﹐易下网﹔或撞球过多﹐摩擦球太少﹐也不会产生强烈旋转。改正方法﹕明确只有「打摩结合」「以摩为主」﹐才能拉出强烈的上旋球。练习徒手动作时﹐可由教练员用两个手指夹住一球﹐让运动员练习加转弧圈的动作﹐教练员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及时纠正运动员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球练习。 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前冲弧圈球﹐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台后弹起不高﹑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在一定意义上﹐可起到扣杀的作用。(二)要求1﹑前冲力强﹑速度快。如果不具备此特点﹐前冲弧圈球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2﹑凶而稳﹐切忌只凶不稳﹐无故失误大多。3﹑解决好与其它技术的配合。位置不合适时﹐应拉一板加转弧圈球过渡﹔遇到半高机会球应大板扣杀。不要只是一味地冲﹐节奏单一﹐自己又容易失误。(三)动作要点1﹑引拍向右后方﹐身体重心比拉加转弧圈球时稍高﹐球拍与来球同高或稍低于来球。2﹑挥拍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臂﹑手腕应向左前方发力﹐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瞬间﹐应先向前撞球﹐再向前摩擦球﹐直拍选手的中指应有一顶拍动作﹐横拍选手的食指应有一向前甩的动作。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3﹑反冲时﹐少或不向后拉手﹐球拍与来球同高﹐应善于运用腰﹑髋和腿的动作﹐以身体重心来控制击球弧线﹐拍形稍前倾﹐击球时间为。上升期后段或高点期﹐前臂稍用力﹐触球时自己发力和摩擦都比快带多一些。(四)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1﹑引拍低﹑身体重心低﹐易拉球出界。改正方法﹕观看拉前冲弧圈的正确动作﹐特别留心其引拍的位置﹐自己上台练习时有意提高引拍位置。2﹑不能根据来球旋转变换动作﹐一种动作打百样球﹐失误多。改正方法﹕明确拉前冲弧圈应视来球变化﹐适当调整动作。如来球下旋﹐应触球中部﹐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不转或略带上旋﹐应拍形前倾﹐触球中上部。还应提高对来球的判断能力。用多球练习﹐供球者多变化球的旋转和高度。3﹑单纯用上肢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冲无有前冲力。反冲时﹐只重视前臂和手腕的动作﹐忽略了用身体重心来调节击球的弧线﹐大大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改正方法可参照拉加转弧圈球的相应部份。4﹑撞球过多。有人认为﹐撞球多就能使球前冲力大。其实不然﹑撞球过多弧线不好﹐旋转不强﹑球的前冲力也小。改正方法﹕先端正认识﹐再做徒手动作和多球练习﹐注重体会打与摩的结合﹐增加摩擦球动作。 三﹑正手拉侧旋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侧旋弧圈球的飞行弧线一般比前冲弧圈球略高﹐比加转弧圈球低﹐落台后向右侧下方滑落。它可以加大拉球的角度﹐增加对方的跑动范围和回球难度﹔亦可拉侧旋弧圈至对方中左﹐借球的偏拐正好至对方追身﹐很难回接(尤其是对削球选手)。另外﹐侧旋弧圈还有变化节奏的作用。(二)要求1﹑拉侧旋弧圈一定要使球侧旋力强﹐具有向侧前方拐的冲力。2﹑应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包括连续拉侧弧﹐或变化拉不同种类的弧圈球…3﹑比赛中﹐应灵活运用﹐避免一味地盲目拉侧旋弧圈球。(三)动作要点1﹑挥拍路线应由后下方先向右侧前方﹐再向左前上方用力摩擦球。2﹑引拍位置略低于拉前冲弧圈﹐手腕要放松﹐注意蹬腿和转动腰﹑髋的动作﹐以加大拉侧旋的力量。(四)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1﹑挥拍路线不对﹐无兜球动作﹐单纯向侧拉﹐摩擦球时间短﹐使不上劲。2﹑手腕放松不够﹐击球时﹐难于发挥手腕的加速作用。改正方法﹕先明确拉侧旋弧圈球的挥拍路线和手腕动作的意义﹐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徒手动作和多球练习。 四﹑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中远台对拉弧圈球﹐虽速度较慢﹐但旋转较强﹑力量较大﹐落台后有一定的前冲力﹐是弧圈球选手的一项必备技术。运用得好﹐可使其在退台后从相持或被动中转为主动。攻削型打法的运动员﹐亦应掌握此技术﹐可作为反攻或变化击球节奏的一种手段。(二)要求1﹑对拉的球应力争旋转强﹑冲力大﹐这样才能争取到主动。2﹑应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拉两板就失误了。(三)动作要点1﹑动作幅度稍大﹐引拍时球拍要低于来球﹐整个动作的用力方向是从右后向左前上方。2﹑应充份发挥腿﹑髋﹑腰﹑臂和腕的力量﹐其中﹐尤应重视身体重心和前臂的作用。3﹑拍形与台面垂直﹐触球中部。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以撞击后的摩擦发力为主。(四)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最常见的问题是﹐不会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拉球无力。改正方法﹕先明确在对拉弧圈球时怎样发挥身体重心的作用﹐再进行徒手动作和多球训练。进行多球练习时﹐应站位中台﹐不要站在近台。 五、反手拉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反手拉弧圈球﹐是横拍弧圈球选手的主要技术之一﹐其速度比正手拉弧圈球稍快﹐但力量和旋转略逊于正手。反手弧圈球可用于发球抢冲﹑接发球﹑搓中转拉﹑一般的对攻和中台对拉等。运用得好﹐不仅其本身可以得分﹐而且还可为正手的冲杀创造机会。
爆冲的话,应该尽可能的早一些,加上腰的力向前转~高吊的话,可以在下降区拉,注意重心的转移~
球飞出台来距地0.6~0.5米的时候
拉加转这样站位,既不会被来球顶住,也不容易漏球,发力还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