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钟,字弘升,山东无棣县人(1712—1802),生于康熙五十一年,性喜武,初拜马胜彪为师,习武有年。师病,对其曰:“汝欲深造,必去锁罗山。”师逝,吴钟就奔锁罗山,投于赖魁远门下。钟入山习枪六年,艺成将行时,赖师曰:“黄河以北任汝扎,黄河以南属夏家。切记!”钟问其故,方知所学枪法乃前半路,后半路已传于河南夏姓。吴钟下山后,走南闯北,寻师访友,切磋技艺,无有能敌者。后吴钟访至河南夏姓,使六合枪得以二合一。当时有“从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的说法。由上可知,六合枪乃戚氏所创,赖氏所传,至吴钟已是第七代弟子了。
吴钟成名后,落居于天津南的咸水沽,设场教徒。门前立一旗,上书“天下第一枪”。当时常有名家访之。一日来一叫刘三睐者,徒手与吴较技,吴虽持枪,但胜之不易。吴钟惊叹,赞曰:“好拳!”问何拳,答曰“八极”。问出何门,曰:“武当。”二人互慕技艺,遂拜为兄弟,互相传授学习。此即吴钟得八极之来源。
由此又可得知,八极拳出自武当。由此还可判定,历来流传的八极拳属于少林,而称“少林开门八极”的说法不可取。在我门八极拳拳谱的封面上有醒目的四个大字——“武当高照”。因此应该说,八极拳属武当派,是内家拳。
八极拳为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拳”或称“岳山八极拳”。称“开门”者,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殖,八殥之外有八统,八统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运”之意。称“岳山”者,相传八极源自河南焦作岳山寺,故名冠“岳山”。
八极拳据传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庆云县后庄科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后吴家移居沧县孟村镇,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传播地。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两支传习: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其近亲马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衬后,传罗噇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黄四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张景星之子)等。自李、马、韩之后,八极拳由孟村一隅之地,播及全国。
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套路有八极小架、八极拳(亦称“八极对接”)、六肘头、刚功八极、八极新架、八极双软等。器械以陆合大枪、对扎大陆合为主:其劲道讲求崩、撼、突、击、挨、戳、挤、靠、以及撞靠劲、缠捆劲等。特点为动作简洁、长短相兼、发劲迅猛、撞靠捆跌突出、肘法叠用、下盘稳固。
八极对接单练称“八极拳”。全套四趟四十二势。主要拳势有理打顶肘、左右提打、端档、托窗、转环掌、大缠、小缠、挎塌、跪膝、扑面掌、落步砸等。
张三丰
在中国武术界,一谈到八极拳的源流,人们都要提到八极拳始祖吴钟。
吴钟,字弘声,回族(1733—1823),山东省庆云县严务乡后庄科村人。
据现存雍正二年八月谨序的吴钟氏宗族谱记载:吴钟氏家族,祖籍山西省,后迁居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于明朝宣德年问迁居沧州。后来.吴钟的太祖父吴师孟,于雍正二年迁居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吴钟父吴天顺,家业殷实,有耕地二顷。
吴钟逝世于道光三年(1823年),享年九十岁。如今,吴钟的墓在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