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含油污泥
油泥又被称作含油污泥,油泥砂,落地油泥等。在钻井过程中,钻机更换和提取套管时会带出的含油污泥遗落在井场周围,这些含油污泥 包裹着各种泥沙 杂物等,现场来不及处理,临时堆放在井场,而越堆越多而产生,含油污泥来自钻井地层深处,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破坏土壤 污染环境 ,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油田油泥现场
含油污泥(油泥砂)处理现状:含油污泥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的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脱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加药剂等因素影响。由于油泥差异性大,含油量差别较大,每家单位的情况不统一,难以制定标准化的设备,处理难度高。
2. 油泥分离处理:
国内含油油泥的处理工艺有多种,其中油泥热解析处理和油泥热脱附处理被应用的比较多。油泥热解析处理方案采用密闭高温液化气化方式来处理,其能耗相当高,原油收集难,处理效率低(5吨左右/小时),处理成本也相对很高。而油泥热脱附处理方案其能耗低 投入低 原油能回收 处理效率高(20吨左右/小时),经济高效易投产,目前成为采用比较多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案。
油泥热脱附(热水洗)处理方案
举世震惊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无法计数的生物遭遇灭顶之灾,沿岸生态遭遇了极大破坏。这一事件,令石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实,在石油业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事故导致的原油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外,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含油污泥,这种物质同样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
什么是含油污泥?
顾名思义,含油污泥就是混入了油的泥土。油和水是不相溶的,油混入水中只会浮在水面上;但油要是混入了泥土,就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油田在油气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油从地层中携带至地面,在各类容器、大罐和回收水池等地面设施中淤积,需定期清理的污泥;二是油井作业、集输油管道穿孔和盗油产生的落地污泥。
油田含油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复杂,一般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寄生虫、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以及少量机械杂质、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等,同时还含有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极难分离和处理。
含油污泥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1、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2、矿物油类仓贮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3、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
4、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
5、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
油泥处理可以使用油泥裂解炼油设备来处理:在无氧(或缺氧)高温条件下通过重质油深度热裂解,将污泥转变成三相物质,终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石油焦和多馆分的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