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
5、突出强调。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
例如:
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
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7)我听见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
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她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
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扩展资料:
其他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2、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3、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逗号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号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
5、突出强调。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
其他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2、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3、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 ’ ”。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一、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
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
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明确:这一句与前面所讲的例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所引用的内容的位置,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二、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
(明确:这个语段涉及到的引用属于总分关系。“总”——“形散而神不散”;“分”——“形散”和“神不散”。所以,这里引号的作用表示着重要论述的对象)
三、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①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明确:这里“之”字引用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修辞手法,即形象化的将山路蜿蜒曲折比喻成为像“之”字)
②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明确:“足不出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脚不出家门。形容见识浅陋,视野不广。这里赋予它的特殊含义指我们的祖先,虽然处于远古时代,科学技术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然而,他们已经能够从地球上探索出宇宙的某些奥秘)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明确:“招牌”,原来的意思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营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这里的含义是指天上的各种各样的云朵,有经验的人看到它就会知道天气的情况,正所谓“看云识天气”)④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明确: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聪明人”,既“愚笨者”)
此外,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明确:“沉默胜于雄辩”是这句话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
再看双引号里面套用单引号的两个例子。
如:①“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萧乾《枣核》)(明确:例①单引号突出“怪哉”之虫;例②单引号突出“北海”这一地名)
1.『引用他人所说的话』,除了加上冒号外,必须加上引号更引人注意.
例一:赖老师说:「利用假期到各处去看看,不但可以增广见闻,也可
以锻鍊身体.」
例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2.『引用成语,俗语,谚语』时,也可使用引号和冒号搭配使用,或只用
冒号.
例一:「学海无涯勤是岸」,这句话勉励我们要用功读书.
例二: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事有信心,有毅
力,总有成功的一天.
3.『对话形态的句子』,用引号标示出来,让人清晰明暸.
例一:哞哞哞,来了一头牛:「青蛙先生,不要老是住在井底,你看看
井外面多美丽!」
青蛙跳到荷叶上:「啊!这地方好美丽,我再也不要回到又黑又
小的井底!」
例二:小明没有注意到老师在他的身旁,只是一直望著窗外.
「你在看什麼呢 」
「没有啊!」
「我们现在还在上课呢!」
全班开始哈哈大笑!
(有时,为了使文章简洁,会省略说话者,以分行方式呈现.)
4.『特别要解释或意义特殊的语词』,用引号标示出来,引人注意.
例一:所谓「春晖专案」:就是要宣导防毒,防爱滋,拒菸,拒槟榔.
例二:小朋友把「哭」字看成了「笑」字,这不就变成「哭笑不得」了
吗
5.『一语双关』的词句,用引号标示出来,具有暗示或讽刺的作用.
例:弟弟是个大懒人,所以他的房间常常是「色,香,味」俱全.
6.引号分为单引号「」和双引号『』,如果引用文句时,单引号之中必须
再用引号时,便使用双引号;若引用文句时,双引号之中必须再用引号
时,便使用单引号,二者互相搭配使用,而且上下互相呼应.
例:赖老师常常对我们说:「为人子女要懂得孝顺父母,更要了解『饮
水思源』的道理,帮父母分担辛劳.」
大陆地区标准:先用双引号“ ”,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单引号‘’,若再需引用,使用双引号“”,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