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尖头的原因

2024-11-25 05:56: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温度影响。田间气温高,尤其是夜间气温高,导致昼夜温差小,夜间植物消耗大,积累的养分减少,会导致植物生长过快,生殖生长弱,从而导致黄瓜梢的出现。2.根系发育不良,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地温高影响根系生长,夏季频繁浇水和大量浇水造成根系伤害,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根系发育不良等。,这些都是容易发生的。3.留下太多的瓜或者没有及时修剪。造成了植物养分的竞争,产生了尖瓜的问题。4.品种问题。栽培的品种不适合现在的高温环境,也容易出现大面积尖瓜的问题。预防措施1.减少蘸花量,及时疏通瓜果。蘸花时,每三片叶子蘸一个瓜,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瓜多的植株,要及时疏瓜,去掉畸形的瓜,每个藤上留2-3个瓜。2.合理增加肥料和水分。适当增加有机肥和复合肥的用量,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伤根。黄瓜结果期不允许大量浇水,更不要突然干枯或淹水,以免根系受伤,导致吸收功能下降。宜少水勤灌,同时每亩每次用水施高钾复合肥30-40公斤或方润等水溶性肥料7-10公斤。0.2%的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喷洒在叶子上,防止植物早衰。3.控制温度和湿度。黄瓜结果期昼夜温差要大,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左右。要加强通风,排出湿气,避免病害,影响光合效率。

回答2:

1、施肥不平衡,施肥量大。

大部分瓜农从结瓜以来没有施过腐殖酸、氨基酸、生物活性肥料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但都冲施过40%以上含量的氮磷钾肥,超量的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次生盐渍化,致使根系早衰,从土壤吸收养分困难。

2、用药不科学,用药量大。

一般每2~3天打一次药,再加上配药浓度高,致使叶片出现药害,表现叶片发皱,硬如“铁片”,制造养分能力差。

3、病虫害发生严重。进入伏天以后黄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主要有白粉病、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叶枯病、生理性充水、烟(白)粉虱、斑潜蝇等为害黄瓜叶片,和瓜条争夺养分。

扩展资料:

防治:

1、在打药上,要选择对植株友好、持效期长、不污染叶面的农药,如57%烯酰·丙森锌水分散粒剂750倍液可兼防霜霉病、疫病,可控期达15天左右。尽量避免混配、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2、防治白(烟)粉虱考虑安全、环保,可选用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或25%吡蚜酮悬浮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资料来源:武夷山政府网-注意防黄瓜“尖头”

回答3:

一、原因
1、施肥不平衡,施肥量大。
通过调查,大部分瓜农从结瓜以来没有施过腐殖酸、氨基酸、生物活性肥料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但都冲施过40%以上含量的氮磷钾肥,一般间隔五天追一次肥,一次亩用量在40~50公斤。近一个月冲肥量就达200多公斤,约超出正常用量的4倍,超量的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次生盐渍化,致使根系早衰,从土壤吸收养分困难。
2、用药不科学,用药量大。
在调查农民用药情况时得知,他们一般每2~3天打一次药,再加上配药浓度高,致使叶片出现药害,表现叶片发皱,硬如“铁片”,制造养分能力差。
3、病虫害发生严重。
据普查,进入伏天以后黄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主要有白粉病、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叶枯病、生理性充水、烟粉虱发生量大,排泄物污染叶面,致使叶片失绿黄化,色泽暗淡,植株养分损失严重。
由于根系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叶片不能正常制造养分,养分还受到病虫的掠夺,致使瓜条由于缺乏营养而发生尖头瓜。
二、防治方法
1、在追肥上,掌握每月追4次肥。其中两次冲施腐殖酸肥料+微生物肥料,可选用43%华孚植物促长剂每亩400~600毫升加每克10亿活芽孢枯草芽孢杆菌500~1000克,或神州钙天力每亩12~16公斤,随浇水冲施。间隔交替冲施化学肥料两次,选用40%含量的氮磷钾肥料每亩每次20~30公斤。另外选用10%硼锌铁镁肥每隔十天左右进行叶面喷雾,每亩每次100~150克,以缓解根系早衰,保证养分平衡供应。
2、在打药上,要选择对植株友好、持效期长、不污染叶面的农药,如57%烯酰·丙森锌水分散粒剂750倍液可兼防霜霉病、疫病,可控期达15天左右。尽量避免混配、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3、防治白粉虱考虑安全、环保,可选用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或25%吡蚜酮悬浮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回答4:

原因有几点:
(1)一般认为单性结结实(不经受精就结瓜)能力弱的品种,在不受精的情况下就要结出尖嘴瓜。
(2)在瓜条发育前期温度过高,或已经伤根,或肥水不足都容易发生尖嘴瓜。
(3)土壤积盐严重。
(4)植株已经衰老,强行过多的打叶,或遭受病虫严重为害。

回答5:

掸了农药,就容易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