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组合方式

RT 一定要是古代庭院啊 (出自中国建筑史)
2024-12-12 13:33: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组合方式为亭、台、楼、榭。

庭院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

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扩展资料:

先秦两汉的庭院建筑风格亦比较侧重于阳刚壮美的表现,其形象追求的是宽大崇高,其细部追求的是错采镂金,就是与正规建筑互补。

理应表现出阴柔秀美的园林,也追求景多景全,园中高台林立,奇卉珍禽毕呈。正像前汉大赋中所描写的那样,此时的苑圃花园气派宏大,包罗万象,尽量显示豪华富有。

而没有后世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韵味含蓄,因此从阴阳合德刚柔相济的审美观念来看,此时的建筑艺术是稚气的,过分显露的,是对外在世界一种较为粗拙的、物质的把握。

历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动乱的社会政治使大批士人自觉地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距离,谈玄之风兴起,并尊《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流风所及。

也给两汉以来较为正统沉闷的艺术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气,反映在建筑上,朴素,雅洁,宁静自然的村居园林发展很快,作为对广殿高楼的补充,它们妥帖地表现了秀丽、自然的阴柔之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庭院

回答2: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 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回答3:

北方的四和院实际上按五行来排列,首先是正房座北朝南,属壬癸水;依次是东厢房甲的乙木西厢房庚辛金…

回答4: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体进行组合,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这种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采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组合方式。
  一般庭院布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这种布局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下,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防风、防沙,或在庭院内种植花木,造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从夏商时期开始,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气候悬殊的辽阔土地上,广泛使用这种四合院的布局方法。
  另一种四合院则在纵轴线上建立主要建筑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在院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建筑合二为一,因而称为“廊院”。这种以回廓与建筑相组合的方法,可起到艺术上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它的使用范围,自汉至宋、金,仅见于宫殿、祠庙、寺、观和较大的住宅。其中唐宋两代大型廊院的组合相当复杂,主要建筑位于院子的后端中央,其平面有纵长、工字或横长房屋,或在其左右加二朵殿,并在院子左右回廊间建有殿堂或楼阁。但也有建主要建筑一、二座在院子中央,左右各翼以横廊将纵深的庭院划分为前后二院或前、中、后三院的。不过唐代后期又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它保留廊院的一部分特点,使用面积较大,显然比廊院更切合实用,所以从宋朝起,宫殿庙宇等采用廊庑的逐渐增多,而廊院减少。明清两代以四合院为主组合的建筑中,带廊庑的形式依然承袭存在,院落具有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格局。
  随着人口的发展,一个庭院建筑已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采取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双方都扩展的方式,构成各种组群建筑。第一种纵向扩展的组群结构,首见于夏商时期的宫室遗址中,是最广泛使用的布局方法。它的特点是沿着纵轴线,在主要庭院的前后布置若干不同平面的庭院,构成深度很大而又富于变化的空间。但纵向庭院过多,给横向交通带来不便,故以道路或小广场将纵向庭院划为二或三以上的组合,南北朝以来宫殿和大型庙宇常用这种手法布局。第二种横向扩展的组群结构,在中央主要庭院的左右,再建纵向庭院各一组或二组,而在各组之间以夹道解决交通和防火问题。这种方法自唐以来常在宫殿、庙宇衙署和大型住宅中采用。但也有不用夹道而在主要庭院的左右,以若干道横廊与两旁次要建筑相连接的方法,仅见于宋初寺庙中,以后未继续发展。第三种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结构,可以北京明清故宫为典型,就是从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至外朝三殿和内廷三殿,采取院落重叠的纵向扩展,与内廷左右的横向扩展部分相配合,形成规模巨大的组群。山西解州关帝庙也采取纵横双方扩展的方法组合,具有开阔的空间范畴。
  除上述各种布局方法以外,汉以来还有很多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它和四合院建筑相反,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再外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廓,如汉朝的礼制建筑、历代坛庙以及宋朝的金明池水殿等,但也有在其前部再加纵深组群的,如汉、宋的陵墓和清朝的承德普乐寺等。
  此外,如拉萨的布达拉官,依山势自下而上,用曲折的楼道和参差错落的平顶房屋与院落,烘托中央具有轴线和覆有屋顶的主要殿堂,形成十分壮丽的外观。建筑采取不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组群,以弯曲的道路、走廊、桥梁作为联系的工具,使地势和建筑成为一体,并配合地形组合,建造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至于中国园林虽多是不对称的平面布局,但帝王们的苑囿,为了朝觐与处理政务,仍建造一部分具有轴线的组群,如清朝遗留下来的北京西郊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例证。但在南方乡村和小城镇的民居中,有采用不求规整对称组合,平面和屋顶相连的建筑方法,在侗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使用比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