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不论什么结构形成,防震缝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避免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
扩展资料
构件的延性性能,常以构件的极限变形与构件出现塑性铰时的变形的比值来衡量。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屈服变形定义为钢筋屈服时的变形,极限变形一般定义为承载力降低10%~20%时的变形。
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应设计成延性结构,即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构件出现塑性铰,这种状态是中震“可修”状态;当合理控制塑性铰部位、构件又具备足够的延性时,可做到在大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延性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或构件的延性要求不是通过计算确定,而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构造措施实现的。框架结构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延性,必须按规范、规程所规定的不同抗震等级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如梁和柱的剪压比要求、柱的轴压比要求、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框架梁和框架柱端部截面的剪力、按“强柱弱梁”要求增大框架柱的柱端弯矩、按“强节点弱构件”要求计算框架节点的剪力设计值、按“强柱根”要求增大框架柱柱根弯矩、框架角柱的弯矩及剪力增大、梁端截面受压区高度限值、梁和柱端箍筋加密区及最小最大配筋率等。所谓“强”,通常是采用增大系数的方法实现。比如为满足梁和柱的剪压比要求,必须有足够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而不是配置箍筋所能达到要求的,梁的剪压比对梁截面尺寸其控制作用,一般柱的截面剪压比不起控制作用,而剪跨比小于2(即短柱)的截面剪压比可能起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