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农林和城市经济体质改革的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如题。谢谢大家了!
2025-02-23 10:27: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很快扬起了改革开放的风帆。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农村: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由于当时最为突出的是农业和农村问题,因此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农村改革的初期主要还是解决经营权问题,并非重点解决体制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城市:真正在体制上进行改革还是从城市开始的。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着企业扩权试点、试行经济责任制、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质改革重点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别忘采纳为满意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