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立国之初,其官职因袭唐末、五代之制,即不脱唐末以来“紊乱”官制的窠臼。 此所谓“紊乱”,主要是指《唐六典》那一套整齐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行政管理制度,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逐步为临时差遣所动摇,以致“尚循唐制”之“本朝”官制,“皆空存其名而无其实”。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宋朝官制,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
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所以,宋朝的官名很长)“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唐前期的职事官,到唐后期已变成官吏品阶的标志,宋初沿袭了这种情况。官吏的实际职务,要看所分派的差遣。《宋史·职官志》讲,“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元丰改制,定阶官以寄禄(文散官有二十四阶;武散官有五十二阶。五品以上为大夫,六品以下为郎。凡进士、诸科及武举等科举出身者为有出身,此外为无出身),将知、判等差遣变为职事。
官名,必须有三项要素,第一,官职,第二、差遣、第三,实际干的事。
以苏轼被贬黄州的官职为例,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第一,官职,水部员外郎,正八品。
第二,差遣,被贬黄州地方干团练。
第三,真正干的事,啥都不准干,老实呆着。
所以,宋代文人的官职都很长。要是再加上什么光禄卿的品阶、赐绯鱼袋之类的恩荣,就更长了。
宋朝五品的官位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 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从二品: 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正三品: 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从三品: 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正四品: 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 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 正五品: 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 从五品: 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
应该是宋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冗官政策,官一多,官名自然就必须比较复杂,以来互相区别
呵呵,宋朝的官制其实很不错的。看看宰执天下里面,端明殿大学士兼龙图阁大学士检校工部尚书资善堂侍讲右谏议大夫判太常寺提举厚生司兼太医局韩岗韩大人
官名够长了吧? 其实,关键是差遣,是做什么事情的
差遣:资善堂侍讲,判太常寺兼提举厚生司、太医局。
本官:右谏议大夫(从四品)。
贴职: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
散官:通奉大夫。
检校官:检校工部尚书 。
勋爵:东莱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两百户。上护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