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们的方法是根据幼儿的基础水平,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一、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我们很难让幼儿掌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在节奏方面的兴趣,具体方法:
1、游戏化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事实证明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把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来势必会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就是普通的节奏谱也可以加上有趣的情节和动作来表示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 ×××)如果用枯燥的视谱演奏的方法来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以母鸡下蛋的声音(咯咯哒 咯咯哒)来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们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留心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把节奏课变成有趣的游戏课,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很大。
2、进行节奏感培养时要具有音乐性,绝不能只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让幼儿获得审美的体验。
二、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一)语言节奏训练: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幼儿从出生后,时时处处都在接触语言,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小让幼儿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节奏,不仅容易而且富有生命力。
1、结合词组、短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节奏型,探索语言节奏的规律。例如:附点节奏我们可以利用儿歌《知了》来掌握:
河边 | 杨柳 | 梢, 知了 | 声声 | 叫,
(×· × ×· ×)
知· 了 知· 了,夏天 已来 到。
2、学习歌曲时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
(二)动作节奏训练: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要使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一定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来训练幼儿运动神经感受的反映和身体动作的协调。
动是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这个动强调的不是动作的优美程度,幼儿的注意力也不主要表现在动作上,而是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印象,再以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把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表现出来,听音乐多,老师讲的少,发挥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创造力的培养。
三、培养方法:
1、听音乐拍手,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会想出很多,如拍腿、跺脚、拍脸、拍肚、……启发幼儿逐个动作做出,动作要符合音乐的节拍。
2、做各种不同节奏的小游戏活动。
3、分辨旋律、乐句的节奏型。如听音乐找节奏型: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记忆,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从明显的节奏型对比开始。
4、声势练习即用“人体乐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来组合成各种节奏型联系,培养幼儿对节奏反应的灵敏性和内心节奏的感受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5、打击乐器的运用:演奏打击乐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不同音色的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可以更好的表达音乐的内容,各种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多声部进行配合,会有很丰满的音响效果,同时幼儿间的相互倾听协调配合,也能更好的促进同伴间的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那么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就达到了。
听重音节 踩鼓点不交好
多听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