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银行行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但信贷传导渠道作用程度的强弱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
胡斌(1999)指出在转轨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执行货币政策和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双重约束,货币政策目标与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目标不可能总是一致的;潘敏、夏频(2002)通过建立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求行为模型,运用静态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央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后,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意愿降低并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内在形成机制,考察了形成这一机制的信贷风险硬约束、存款成本软约束及货币市场非充分竞争等方面原因;时文朝(2004)从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传导模式和经济变量传导模式两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在经济金融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增强央行独立性、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建议;裴平、熊鹏(2003)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渗漏”到银行体系“黑洞”,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抑制“渗漏”;夏斌(2004)分析了1996~2002年7年间8次降息收效甚微的原因,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和商业银行高比例超额准备制度使政策效应效果大打折扣。
从国内学者们的观点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商业银行环节上出现阻滞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货币政策效果会受到金融机构预期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性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无利润”经营行为;企业经营状况所引致的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及货币市场的非充分竞争;超额准备制度及其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性;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等。
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行为的研究,指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在商业银行环节上发生阻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从内、外部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在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各国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的商业银行行为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能否顺畅传达到公众的环节,因此,系统分析商业银行行为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效的影响是仍然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如系统研究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商业银行行为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影响问题,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实效,更好发挥央行宏观调控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