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操的用人之道:唯才是举,不计前嫌
不问出身曹操对贤才十分渴望,强调选拔人才以才能为主,认为非德才兼备的人也可以有重大贡献,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曹操重视贤能,却不在乎人才的人品,不把节操品德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魏种事件。
2、刘备的用人之道:知人善任,注重情义
以情留人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其次才是善任。了解下属的长处与不足,将他们放在恰当的职位上,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3、孙权的用人之道:虚心纳谏,厚相结纳
充分信任孙权并不是白手起家、征讨天下,而是承续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打下的基业。在当时,孙权是典型的“富二代”与“官二代”的结合体,早已成为人生赢家,可他不甘于生活在父兄的光芒之下,而是选择自立自强。
孙权用人之道的特点
孙权在创业时期之所以能够做到虚心纳谏、厚相结纳、充分信任,归根到底,是由于他父兄相继去世,他被推上“建帝王大业”的政治舞台,三国生死搏斗,内忧外患,不容许他行差踏错、棋落半子,经济、政治、军事种种复杂环境和错综复杂的矛盾,迫使他从战略高度和建业的需要考虑用人问题。
其后,他统治东吴长达五十三年之久,对内部各种势力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能恰当地加以驾驭,使其为己所用。
张昭忠言直谏,熟悉内政,孙权待之为师;顾雍为人公正,黜小利小功以图其远大,孙权委以相位;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折节容下,谦让服人,有国士之量,孙权待之如手足;吕范忠于职守,不从私求,孙权因其忠正,厚见信任;诸葛瑾、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孙权与之以神交。
一、 曹操的用人之道
首先,曹操用人,不以地位高低论取舍。
其次,曹操在用人方面还颁布了一条重要命令:“惟才是举令”。凡是有才能的人,都予以重用。由于这一命令的颁布并付诸实施,天下贤士争相归附。
曹操知人善任,惟才是举,不以地位高低论取舍,必定表现出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特点。曹操为了得到一个人才,不惜采用任何手段。他礼贤下士,广招贤才,天下贤士归附他,有如水之归海。
第三,给后来的降将以来投之路。不仅如此,曹操还采用挖墙脚的办法,从敌方挖人才.
曹操虽然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用人惟才,但同样摆脱不了嫉贤妒能的狭獈思想的束缚。
曹操既要笼络天下贤士之心,广开贤路,而对一些“狂傲”之徒又不能容忍。
曹操虽然知人善任,但有时也有不明之举。
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多疑,爱猜忌。
总之,曹操之所以为曹操,就在于他有得有失,不失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人。他“用人惟才”,为许多中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仕进的机会,也为许多出身低贱的壮士提供了一显雄风的舞台。曹操在用人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在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不管《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如何的尊刘抑曹,但在用人的具体描写中,却始终掩盖不住曹操的熠熠光彩,字里行间不时闪烁着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赞美之辞。作者把曹操用人的得失与他事业的兴衰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铸成一座赫赫丰碑,矗立在读者眼前,让曹操用人之道的熠熠光辉,照彻古今,长存读者心中。
二、孙吴的用人之道
纵观孙权的用人之道,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敢于大胆起用新人。孙权任用周瑜破曹操于赤壁之时,周瑜不过二十几岁,人们呼为周郎;周瑜死后,孙权又任用鲁肃接管军国大事,使曹操不敢正眼觑江南;鲁肃之后,吕蒙接任,也是少年英俊,才华横溢,败蜀汉“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于荆州,为东吴夺回了这一战略重地;后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报杀弟之仇,孙权更是大胆起用白面书生的无名小辈陆逊,陆逊风流儒雅而韬略满腹,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于猇亭。
由于孙权采取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用人策略,使东吴在这场斗争中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没有出现蜀汉类似的人才危机。在这一点上,东吴显得比蜀汉棋高一着,筹高一等,确实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三、刘备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首先,刘备善于笼络人心,礼贤下士。
其次,刘备也采用挖墙脚的方法寻觅人才。“五虎大将”之一的赵云,就是他从老同学公孙瓒那里挖过来的。
刘备善于笼络人才,也善于运用人才。
但是在用人方面刘备势必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起用新人(而这又恰恰是魏吴都颇为重视的)。因此,在这场智慧与力量的抗争中,一旦老将旧臣死去,蜀国就陷入了人才危机的窘境,面对魏吴新人辈出,人才济济的繁盛局面,就显得力不能支了。应该说,人才困乏是蜀国为什么最早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刘备岂能摆脱干系?刘备在很多时候还表现出任人惟亲,赏罚不明,全“小义”而忘“大义”的积弊。
空间有限,具体例子没法放上来,只能简单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