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念
教学方案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变过去的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学生自觉、自主的主体体育,使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为可持续学习创造条件。
教学方案设计大致可归纳为五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创设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必须考虑到环境条件和学生实际。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五大学习领域目标,比较具体的、直观的提出。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要求变为可以观察的行为特征。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可以自主选择,但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贴近学生实际,既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以学生的自身要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民间(乡土)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同时要考虑学校实际、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策略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教师应在不断改进教法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同时,教师应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想动、爱动、会动和会练、会判、会赏的自我健身能力。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教学组织形式是达成教学目标、保证体育课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切不可千篇一律。有个别教师感到某一种教学模式比较新型有效,就不顾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照搬照抄,结果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提出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教师要积极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改变学习环境、创设情境等方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点拨、引导下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练习、自我表演、展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交流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琢磨、练习、尝试、体会,逐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被动到主动、逐步形成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创设可持续学习条件
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出发,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做到课内加强,课外延伸。教师在保证每节课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锻炼身体的方法与习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已学知识、技能的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课外体育的要求,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加学校内的课外(外)体育活动时鼓励学生自觉锻炼和学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适当的体育课外作业,可以是知识性、技能性的或两者相结合;三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社区体育活动时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