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腊月二十三,人们通常用什么来祭灶?

2025-02-25 16:54: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黄羊、祭灶糖、祭灶汤、火烧等祭灶食品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

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

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

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年关:中国成立以前,祭灶节后也是贫苦人家难过的日子,称作“年关”,地主多派人到穷人家讨债要帐。难以还债者只好躲出去,“躲年关”,年三十贴了对子后再回家,俗有“年三十儿贴花门”之后外人便不可进家的规矩,称“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

回答2:

腊月二十三人们用干粮、蜜枣、水果,洒几滴白酒,把那天杀的猪血献上,插上三炷香祭灶。

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很多老人对祭灶特别重视,先洗净双手,喝点水漱漱口,然后在灶王爷画像前,插上三柱香,敬献上灶干粮、蜜枣、水果,洒几滴白酒,把那天杀的猪血献上,说是让灶王爷骑着猪上天。

撕下灶王爷画像,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涂抺糖水,然后用火烧掉画像,说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禀报一家人的言行善恶,让玉皇赏罚,给灶王爷嘴上涂抹上糖水,糊住了嘴尽说美言,这样他就不会在玉皇那里说坏话了,腊月三十晚上带着吉祥回来过年。

民间祭灶由来已久,传说灶王爷原是民间百姓张生,张生娶妻成家后,终日和酒肉朋友胡吃胡喝,败尽家业,妻子也离他而去,最后穷困潦倒,无奈沦落到街上乞讨要饭,一天,他乞讨到结发妻郭氏家里,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头钻到锅底下烧死了。

玉皇爷知道后,认为张生有良知没有坏到底,就把他御封为灶王爷,主司人间饭食,视察民间百姓的善恶疾苦,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庭向玉皇爷禀报,腊月三十回到人间千家万户,老百姓明白灶王能见上玉皇爷,希望他能在玉皇爷面前替大家美言几句。

人们就很虔诚的敬奉灶王爷,于是家家户户用最丰盛的供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祈求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安有好运,因此,民间就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说法。

回答3:

是用粘糖果来祭灶神(厨房里的神仙),因为传说腊月二十三是每年灶神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他会把各个人家一年的活动饮食还有个人行为上报玉帝,为了堵住灶神的嘴,让其报喜不报忧,就祭给他粘糖果吃,让其甜蜜蜜的高兴,还粘住他的牙,不说家里的坏话…………嘿嘿……我家就是这样……

回答4:

灶糖祭祀灶君灶母,河南部分地区还有用烧饼和大红公鸡(做坐骑)祭祀的风俗!

回答5:

民间把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起至正月十五,乃至整个正月,都当作祈福纳福最狂热最虔诚的时间。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祭祀活动,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腊月祭灶。那么,为何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