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 我国青少年对民俗文化保护是否有意识 辩论会材料 越多越好 或者告诉我该从哪些方面去辩,谢谢。

我辨正方 就是我国青少年对民俗文化保护有意识悬赏可追加
2024-12-28 21:14: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所形成的具有统一特征的风俗习惯。其次,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即从13岁开始到20来岁的人为青少年,至少,大学生是包括在内的。有意识,什么叫做有意识,什么叫做没意识,有意识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后果或者说意义,搞清楚了这三个概念 ,就比较好着手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辩论了。
为什么说我国青少年对民俗文化保护是有意识的?
第一,青少年首先从年龄上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别、自主追求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自小在一种文化风俗中长大,每个人都对那些不同于当下现代都市风格的传统风格有更多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不仅正在践行着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参与,更是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
第二,青少年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特性追求,学校、社会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我们能够见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走进传统文化,向社会展示他们家乡的民俗传统、传承技艺。如中国梦之声,一位高一的学生,展示了他学习五年并且有所成就的树叶吹奏的音乐表现方式,并且,他是带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树叶吹奏的音乐方式这一目标和动力而来参加比赛的,这样的青少年还有很多,还有那些自小跟自家爷爷奶奶学习传统曲艺的孩子、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培训班的青少年们,他们都在主动地学习、传承民俗文化,这难道不是比保护更加高级的一种传承方式么?
第三,现在的大学里,都在倡导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有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对地方文化的调研,资料收集、文献调查、论文创作,从实践和理论双重角度来保护、弘扬民俗文化,并且融合在高校文化系统之中,以此希望能够更好的弘扬民俗文化。(我也是选择了对我的家乡进行地方文化调研,并且还是结合高校文化进行共建,落实在校园文化中的,当然,我们班、学院的很多其他同学也都选择了自己家乡的地方文化为调研对象,这必然也是一种主动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地方民俗活动,从小学到大学都在进行民俗活动进校园活动,青少年们主动积极参与,端午赛龙舟插菖蒲、中秋做月饼、春节包饺子,这些绝大部分青少年都做过的吧,难道说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么?你觉得不够的话,还可以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数据,当然最好以最近的端午为例,就更有说服力了。
这些都显示了我国青少年们正在以坚定的姿态,有意识、主动地、以各种方式来保护、传承、弘扬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