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期,各路诸侯招兵买马,互相征战,不断扩张地盘。也正是这样的乱世,一个又一个谋士名扬四海,引发各路诸侯的注意,并有意将这类人招揽到自己麾下。这些谋士聪明绝顶,堪比“百事通”,仅仅一条策略,就有可能改变天下。蜀汉之所以可以脱颖而出,与一个谋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便是诸葛亮。
诸葛亮其没有选择实力强大的曹操,也没有选择稳定发展的孙权,而是选择了弱小的刘备,为其量身打造了争夺天下的战略方针,使得刘备一步步走上巅峰。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被委以重任,继续辅佐刘禅。刘禅十分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掌握权力,却从不滥用,一次次努力地为蜀汉扩张势力。不过在其最后一次北伐前,诸葛亮做了一件让人不解的事情――斩杀了一个重臣。
在三国演义中说,经过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中地区没有反叛。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南中地区多次反叛,蜀汉需要在南中留下一些部队。诸葛亮率领军队北伐之后,魏国方面派去司马懿迎战。魏国的兵力比蜀国多得多,司马懿统帅10多万军队出战。从兵力上说,司马懿比诸葛亮多8万以上。按照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应该是司马懿主动进攻才合理。但真实的情况是,诸葛亮在主动进攻。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司马懿完全是被动防御,与诸葛亮拼消耗。司马懿为何不敢出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诸葛亮指挥水平很高,司马懿不是对手。第二,蜀汉军队的战斗力强悍,即使是正面较量,魏国军队也不是对手。在军队训练方面,诸葛亮很有办法。将不同种类的士兵,编入了不同的部队。此外,在武器水平上,蜀汉军队也超过了魏国。
刘琰因此被抓,这自然是需要有罪名的,士兵抓刘琰的理由就是其使用鞋底殴打妻子,对其侮辱刘禅一事只字未提。按照常规来讲,刘琰这样的做法罪不至死,却被诸葛亮直接斩首示众。诸葛亮一向秉公执法,但这次的做法着实让人摸不清头脑。仔细回味一下,可能这是诸葛亮知道自己寿命不多,最后一次为刘后主保住名誉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