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2、调整轻重
“险中求平”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4、左右挥洒
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5、上下贯穿
贯穿行气为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5、力求和谐
以上四点为行书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体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
扩展资料
行书字体,五大字体之一,即篆书字体、隶书字体、草书字体、楷书字体、行书字体。行书字体是继楷书之后产生的一种书体,产生在汉代。行书字体,到了东晋王羲之发展成熟,达到顶峰,两千年无出左右。刘德升小改楷书创造了行书,被称为“行书之主”。
行书相对楷书而言,比在楷书之后。书法的产生会有许多交叉,但论先后,比有迹可循。张怀瓘著书,证明唐已有行书,它的产生肯定早于唐。汉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隶书草书和楷书几乎都是在汉同一个时期产生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已经具备了传承和传播的良好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章法即通篇经营之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艺术因子,其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是任何手段不可代替的。所谓“布局谋篇”是其意义也。章法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任何个性东西的表达除了用点划、结体以外就是用章法了,章法虽然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具有共性法则。书者可以借助章法来张扬个性,表现情趣。《兰亭序》其章法疏峻,结字顾盼,表现出的是晋仕大夫的潇散甜淡和羲之饮酒微醉后的朗达潇洒,物我两忘。而鲁公《祭侄儿稿》的开始疏朗,用笔凝重,可以看出作者开始之时较为理智,而中后部分则任意挥洒,随以所欲,不究用笔用墨,信手所涂,字字矶珠。每每观之则有悲愤之感,同样是物我两忘的境界。而二者之于作书者似无法可言。然而这正是书家长期对书法艺术的诸多成美因子谙熟的结果。书家对章法的掌握以至化境,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但不论是哪种最高境界都是最美的。但对初学者而言,乃需在章法上好好考虑。
首先是章法的美学构成。章法如同绘画中的“经营位置”,成功的书法作品是由点画、墨色、大小、开合、避让、虚实及印章等诸多书法美学因子组成的。但简单分类不外乎是色调构成和比例构成。色调因子对审美者的冲突力非常强。觉斯有佳作《奉龚公书》。在该作中作者成功地发挥了水的作用,墨在水的作用下将其五色显得淋漓尽致。观者即便不懂书法也会被其丰富的变化似有灵性的笔触所打动。而在成功的书作中合适的印章也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纸为白,墨为五彩,印为朱,三色对比强烈,构成了极强的视觉冲突力。印章是书法创作的辅助因子,对作品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打章的位置对作品的艺术性会造成一定影响。乾隆在打章上可谓是集失败于大成,不论多好的作品,他也会毫不迟疑的盖上“乾隆御赏之宝”,从而大降低了作品的质量。比例构成是指创作者对书写内容、字体的安排模式。成功的作品在字的大小比例、开合收放、虚实避让上都富于变化,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情趣。从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上讲,人的视觉神经对成像内容的单一与丰富是十分敏感的。单一重复的视觉刺激会使视神经感到疲痨,这种神经冲突传导给大脑,近尔大脑皮层产生厌倦意识;相反丰富多变的字体、险峻的造势、丰富的墨色变化会使大脑产生兴奋,从意识中产生对作品的认同,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审美情趣。实际上,在书法的创作中都是在打破这种单一的、呆板的模式,讲求新鲜的、丰富的艺术形式,增强书法线条的视觉冲击力。在比例构成中不可忽视的还有作品的线、点关系,线为主,点为辅,古人中觉斯在线点的把握上用线较多,所以作品有盘绕之嫌,而祝支山则点较多,所以有凌乱之感。点与线的把握应因人而异,不可苛求,但章法构成中却决不可忽视。
其次是章法的经营。章法的经营在书法创作中是颇为费力的。其成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这如女人一样,首先要身材好,即使其他部分平常,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如果她身材很不成比例,即使局部发挥的不错,却也很难挽回其失败的局面。所以讲求章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章法经营一是造字势,即讲求单字上的字势,通过左右倾斜,字内笔画疏密聚散,突出要表达的点画,通过上下错位左右倾斜等方式完成字的造势,但字的造势是整体上的,不能单纯的象上面所说的去造,那有片面刻意之嫌。二是造行势,即通过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字与字之间的顾盼完成。所谓即白当黑,就是在创作中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布白要曲,这里的线条(指行白部分)要形成曲线,有女人体形上的曲线美。而字在行中的摆动也要自然,而不能刻意的去偏离轨道,那种做法是不符合书法美学理论的。三是色块交叉,色块交叉实际上主要是墨色的交叉,觉斯在这方面成就较大,浓淡干湿错落有致,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打破重复。所谓重复不单纯是形上的相似,还应包括更深刻的创作意识重复。在色块布置上要考虑尽量自然,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杂乱无章,这里所讲的自然非经验丰富者不能胜任。四是点线合理,合理使用点线能力及创作者对点线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创作意识和作品质量,这种把握因人而异。五是打章考究,合理打章能对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作品的失败之处,但这不是绝对的。打章的位置要求作者慎重考虑,在其中必须遵循平衡与打破平衡的原理,倒则扶,密则远,疏则补,满则破,用朱砂完成对作品的最后调节。
总而言之,章法直接表达了书家对书法本身的驾驭能力,体现了书家的综合审美情趣与修为,章法的锤练是需要书家终生为之奋斗的
行书的章法就是:行书的章法较楷书的章法复杂得多,行书可分为字字独立的行书,如《兰亭》、《韭花帖》等,典型的是《韭花帖》,由于字距行距较大,使人视觉易于集中到单字上来,这类行书追求单字内的完美,字的大小变化含蓄,字与字之间呼应含蓄,行轴线变化不大,这类行书有静气,更为灵空平淡;另一类是夹杂草书、字的大小变化比较大的行草书,如《祭侄稿》、《箧中帖》等。这类行书字距小,行距大,一行中字大小变化大、字与字之间呼应强,行轴线变化大,行与行之间有变化,整张作品的节奏、情感变化大。
竖着要对齐,每列每字不需要,因为行书不是楷书,字的长短不一样
行书章法布局:
1、字间的笔画要连贯流畅。
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直接影响着“行气”和字的神韵。在实际练习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绞使转之难度,如果能畅快地在使转中起伏,在起伏中变化,那么行笔流畅的问题就解决了。再者,笔画之间要相互映带,处理好上笔与下笔的照应,做到笔笔有交待,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充满筋骨血肉之感,把单字写活,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
2、字外的相互呼应。
所谓字外相互呼应,是邻字之间要有顾盼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孤立起来,谁也不管谁。笔势要有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有时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同样的字要有几种写法;有时是字意的呼应,即不同的字表达相近的意思;有时是笔画的呼应,就是上一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可以实连,也可以虚连;实连时可以两三个字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一般主笔要用实笔,要实连;而映带要用游丝、飞白、细笔,这是虚连。这种上下左右的字外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浑然一体,生动活泼
3、字形收放得法。
字形的收与放是行书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行气”的动势。作为单字而言,收要收的住,放要放得开。有的是内收外放,有的则是内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则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则是左放右收。如此种种,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
4、字径大小相济。
在一篇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大小决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领篇之要义。但在研究“行气”时,不能简单套用,切忌把首字领篇误用为首字领行,否则,就会导致谋篇布局上重下轻、天大地小的弊病。在一行字中,每个字都要有大小之别,有的是呈 “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几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这种大与小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种处理。但一般来说,笔画多的要大,笔画少的要小,要特别强调的可大,可弱化处理的则小,这样“行气”就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
5、字距疏密有度。
从章法上讲,行书要求竖有行而横无列。这就说明行书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错位形成壁折之势。这就是“行气”疏密的基本要求。行书的字距就不能像正书那样整齐的纵行横列,又不能像草书那样过分夸张。一般来说,字距小于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有时也可以适度拉开,但以不断气为宜。当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处理,更不能随心所欲,要与字形的状态和字径的大小乃至书法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把握,以形成一种“行气”流的冲击感。
6、字势要欹正得当。
大凡“五体书”都有一个欹正的问题,而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7、字轴贯通到底。
由于欹正和错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会使字轴偏离字行的中心线,这样就会破坏行气,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乱。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其字的轴心都要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力求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行气”才会生动有力。
8、字的墨色要层次分明。
字的深浅是靠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实现的:浓者燥之,淡者润之。调墨是形成墨色浓淡的基本条件。而用墨则是创造燥润艺术层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调好墨色只是满足了书法作品基本层面的要求,如何在这个层面上以燥取险或以润取妍,创造艺术层次的立体视觉,这是对书家用墨技法的实际检验。要产生这种效果,必须在控墨上动脑筋。
布局:
1、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2、调整轻重
“险中求平”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3、左右挥洒
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4、上下贯穿
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5、力求和谐
“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体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一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