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棉花生育的温度与热量条件
1.1 棉花生长与生命的基点温度
根据研究棉花生物学温度情况:
棉花开始生长的下限温度:长绒棉在9 ~10℃,陆地棉在11~12℃开始发芽。
棉花生长的最适合温度:20~25℃,呈“热量饱和”状态,这时棉花净光合生产率最高,棉花生长最快;在28℃以上时,称“热量过剩”状态,光合生产率下降,棉花生长速度又明显减慢;在20℃以下时,棉花生长处于“热量饥饿”状态。
当温度高达36~37℃时,棉花生长受到抑制,处于停止状态,为棉花生物学上限温度。在炎热的夏季,棉花主要在夜间生长。
当温度高于46℃时,棉花花粉甚至失去生活力,即为植物受害的高温。称为棉花花粉生命上限温度。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棉花致死上限温度约为50℃,棉株生命下限温度0 ~ -6℃。棉花秋季轻霜冻指标为气象观测地面最低温度0 ~ -2℃,实际田间地面与棉花叶面最低可以达到-3℃,此时百叶箱最低气温为1~3℃。棉花秋季重霜冻指标为气象观测地面最低温度-4 ~ -5℃,实际田间地面与棉花叶面最低可以达到-6~ -7℃,此时百叶箱最低气温一般为0~ -2℃。棉区一般以重霜出现日期来划分霜前花与霜后花的日期界限。
各地因栽培条件不同,温度指标略有差异。一般田间水肥条件越好,棉苗叶片愈幼嫩的愈容易受冻害;相反,生长愈老的,受冻指标愈低。
1.2 棉花生育的热量条件
新疆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对热量条件反应最敏感。播种至出苗,大多需要7~20天,需要活动积温160~320℃;当棉花播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时,7~8天即可出苗。如果播种后气温不稳定,虽平均在15~17℃,大约需要20天才能出苗。日平均气温越低,播种至出苗需要的积温就越多。
开花至吐絮阶段,热量条件不但影响棉花的产量,而且严重影响棉花品质。同地区、同品种,当开花至吐絮阶段间隔日数明显延长的年份,这个阶段积温偏多,该年棉花产量和品质就明显下降。棉花从开花到吐絮,棉铃干重(包括铃壳和籽棉)的增长与≥10℃活动积温和≥15℃有效积温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铃重的增长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积温不足,无霜期短、4月、9月温度不稳定是限制新疆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
2、棉花生长的光照条件
新疆棉花多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棉花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据测定,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750 ~1000 lx,光饱和点为7~8万lx。一般情况下,棉花叶片对光强的适宜范围为8000~70000 lx ,此范围下,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
3、棉花生育的水分条件
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阶段生理需水要求为:播种至出苗,0 ~2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 ~ 80%为宜;苗期,0 ~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 ~ 70%为宜;初蕾期,0 ~6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5 ~ 75%为宜;盛蕾期后,0 ~8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能低于60~65%;吐絮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 ~ 70%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4、土壤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产棉省、市、区有22个,棉田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的有7个(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4个(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较零星的种植。
据农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作为总产居世界首位的生产大国,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正在大规模调整,由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植棉县已由过去的1130个减至721个。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新疆棉区9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是我国近几年新兴的富棉地区。1999年度棉花播种面积100万公顷左右,占总面积27%;棉花产量近135万吨,占总产量35%。本区域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产。棉花品级高,内在质量好,但存在含糖量较高问题,通过改良品种,近两年含糖问题有所减轻。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棉基地。
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是中国的传统棉区之一。1999年度棉花播种面积12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3.5%;棉花产量140万吨,占总产量的37%。本区域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有利棉花生长。由于雨水偏多,日照不足,棉花品级不高,但内在质量较好。
黄淮流域棉区原为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棉花面积最高年份占到总面积的60%。近几年棉花生产出现滑坡,1999年度棉花面积143万公顷,占总面积38%;产量133万吨,占总产量35%。本区域热量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棉花品级高,但内在质量较差。
中国棉花生产以家庭分散型为主。目前全国有4300万户棉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淮流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新疆棉区主要是生产建设兵团、农场从事棉花生产,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并已形成规模经营。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科技兴棉力度。对棉花科研经费投入增多。在棉花良种的选育和种子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治理、棉花促早综合栽培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科技兴棉是棉花单产、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