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 (A.忾kài;C.渊—源;D.蔫niān)
2.B(A.作为完整引用,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C.层次不清,句中第一个顿号应该为逗号。D.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问号应该为逗号。)
3.D(“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名词;“法治”是依法治理,动词。“发扬”是使好的进步的事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强,对象多是优点、传统、作风、精神;“发挥”是把事物内在潜力充分表现出来,对象多是才能、作用、特长、积极性等。“对于”主要是指出对象,“关于”主要是指出范围。)
4.B(A.错用对象。“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C.褒贬失当。“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词。D.“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应改为“艰难岁月”。)
5.C(A.歧义,“部分”指向不明。B.暗换主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大量积压”的主语不明。D.不合逻辑,“一定程度上杜绝”自相矛盾。)
二.(9分,每小题3分)
6.C(A.扩大范围,从下文看,“释奠礼”属于“君师”之礼,无关“天地”和“先祖”。 B.“来源于孔门弟子的祭祖活动”错,应该是“模仿祭祖活动”。C.见第3段。D.曲解文意,原文说“虽不能完全等同”。)
7.C(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感受群体优越性和文化价值的一条重要渠道”)
8.B(A.张冠李戴,正确的应该是“文庙祭祀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C.文中未说儒学蕴涵着宗教的思想,“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说的是文庙祭祀活动。D.“渴望能到文庙参与祭祀”错,原文是“梦寐以求死后能够进入文庙从祀”,意思是渴望死后能进入孔庙被祭祀。)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集:成功。)
10.A(A项,①②均为介词,把。B项,①代词,指“……的情况”;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D项,①连词,表递进,而且;②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11.C(②表现曾致尧有惠政,深得民心;③表现曾致尧有远见卓识。)
12.D(不是“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皇上”,而是曾致尧不接受皇帝的赏赐,驳了皇帝的面子。)
四.(24分)
13.(1)(曾致尧)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3分。每小句1分,得分点“数”、“奇”、“拜”)
(2)那些富豪收手,没有谁敢触犯法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么办法做到这样的。(3分。每小句1分,得分点“敛”、前“莫”、“然”)
(3)(宋真宗)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4分。状语后置句式1分,“来”“许”“约束”各1分。)
14.(1)“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2分)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2分)
(2)“心事”,就是词人现在身在官场尚无法实现的归隐田园、寄身山林的心愿;(1分)“百年期”即终生的期待,词人要把眼前这绝佳的山水,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1分)抒发了作者想摆脱俗世的喧嚣,早日寄身山林的思想感情。(2分)
15.(1)周公吐哺 然力不足者。
(2)环佩空归夜月魂 更相为命
(3)如三秋兮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欲速则不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共6分。每空1分,每空有错漏添字则不得分)
五.(1 2分)
16.乡土性 思想性 民族性 想象力(4分,每点1分)
17.①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1分) ②它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能,(1分) ③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1分) ④从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1分)
18.“你校”改为“贵校”,“显著”改为“优秀”,“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 4分,每找出并改对1处得1分)
六.(18分)
(一)
19.(内容上)主要交代了古钟是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一个凭证,同时
也表现了锁井镇四十八村人们对古钟的喜爱。( 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朱老巩“护
钟”的故事,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2分)
20. 老祥大伯、老祥大娘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使主要人物形象特点更加鲜明清晰。(2分)
用老祥大伯一开始对恶霸要砸古钟的片面、受蒙蔽认识反衬朱老巩看事的准确和深刻;
用老祥大伯和老祥大娘对恶霸势力的软弱、无奈态度反衬朱老巩性格的坚定和果敢。(2
分)
21.(1)深明事理,坚持正义(2)勇于担当,义无反顾(3)正直无私,心直口快(4)刚烈豪爽,无所畏惧(5)尚武侠义,敢打敢拼。(4分。每个要点1分,答对四个要点即得满分)
22.不成功:在当时条件下,恶霸势力狠张狂,又狡猾,又和官府勾结;(2分)村民百姓长期受欺负、受压迫,不敢声援;(2分)朱老巩人单势薄,仅凭一腔热血,直来直去,缺少斗争策略。(2分)
成功:古钟是四十八村集资购地的一个凭证,代表着村民的集体利益;朱老巩护钟是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力量;恶霸想砸钟灭口、霸占官地的阴谋不得民心。
(答“成功”的最多得4分,可酌情给分)
(二)
19.采用倒叙方式,先交代新闻事件的结果,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采用描述式导语,逼真地再现了紧张、危机、凶险的战争场面,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2分)
20.①多次被油污与海水灌泡;②仅有的救生艇不堪重负下沉;③没有手电筒,难以被远处的救援舰船发现;④力气耗尽,抓住绳子又让其滑走,抓住绳梯却无力攀爬。(4分。每个方面1分)
21.①从作者自己的逃生经历这一视角来描写战争,反映战争的残酷,新颖独特。(2分)
②侧重选取亲身经历的事件,描写细致、具体,使新闻 更具真实性,富有感染力。(2分)
22.①通过记录自己45分钟地狱般的逃生经历,真实再现了二战的残酷,激起了人们对战
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3分)
②通过描写作者和落水官兵积极自救和被人解救的过程,赞扬了绝境中人们对生命的珍爱和友爱互助的精神。(3分)
七.(60分)
23.按照2012年山东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曾致尧,是抚州南丰人。小时候在江南就很出名。太平兴国八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做了符离县的主簿,后连续升官做光禄寺丞、监管越州的酒税。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于他著作佐郎的官职。让他巡行视察汴河运输的事宜,他做的非常合太宗的心意。升职做了秘书丞,又做了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做知州,依仗皇帝对他的恩宠,干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官员们没有谁敢过问这些事的。曾致尧弹劾他的罪状让皇帝知道,太宗吃惊地说:“这人敢管魏庠,令人佩服!”最终因为曾致尧罢免了魏庠。洛苑使杨允恭凭借进谏受到皇帝的宠幸,他的建议皇帝没有不听从的,他提议的事情安排下来,曾致尧常常搁置一边不去执行。杨允恭把这事上告给皇帝,太宗派人问曾致尧,曾致尧详细说了事情不可执行的原因。曾致尧对那些事关重大并且人们感到为难的事情严加纠正,对那些小事,要求就非常宽松。年终,他的考评是最好的,调任寿州做知州。寿州离京师很近,那些富豪大商与权贵结交,以难管著称。曾致尧在寿州过了一年多,那些富豪缩手,没有谁敢触犯法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么办法做到这样的。曾致尧对寿州特别有惠政和爱心,离任时,寿州百姓拦阻挽留好几天,最后他一人骑马,带着两个兵卒逃离,路过别的州县,寿州人还有追赶他的。又升职做主客员外、三司盐钱勾院通判。
这时,李继捧拿银、夏五个州归顺朝廷,他的弟弟李继迁逃进沙漠做了盗匪。宋太宗急忙派李继捧去招降他,李继捧到了以后,李继迁就用假合作诱骗他的哥哥,最终又达到了目的,囚禁了李继捧。自陕地以西,又陷入了兵祸之苦。宋真宗刚刚登上皇帝位,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唯独曾致尧认为李继迁反覆无常,不可归还土地。李继迁在得到五个州后,过了二年,果然反叛,包围了灵武。议事的大臣又要把灵武给李继迁,曾致尧更加争执,认为不可。他的话虽然没有被听从,但真宗了解了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做知制诰,可是有大臣不同意,于是这事就算了,出任做了京西转运使。
王均被诛灭,曾致尧奉命安抚西川,误把诏书遗留在家里。他的副手潘惟岳让曾致尧对皇帝说“过吉柏江时船破丢失了诏书”,来自我解脱。曾致尧说:“做臣子却欺骗自己的君主,我不能这样做。”于是上书弹劾自己,朝廷放下此事没有过问。这以后潘惟岳进入内宫觐见皇帝,提起西川的事情,详细介绍了曾致尧弹劾自己的情况,真宗听后慨叹不已。
李继迁兵患已长时间不能解除,丞相张齐贤掌管环、庆以西的军务,朝廷任命曾致尧凭判官的身份随从。曾致尧说:“西兵十万,都归王超指挥。王超的才能不可让他独自一人担任要职,而且兵力多势必导致权势过大,到那时就不容易指挥了。如果不能调动指挥各位将领,事情一定不会成功。”真宗对他的建议感到很为难,下了诏书,也只是让陕西听从张齐贤的指挥,让张齐贤能自己调动军队罢了。曾致尧考虑到自己的建议最终不会被采纳,于是就告辞出发了。恰逢朝廷对众高官进行赏赐,曾致尧拒绝说:“我曾为某丞相进言,但事情没有凑效,不敢接受赏赐。”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曾致尧被贬后,不久王超兵败,李继迁攻破清远军,朝廷最终也只好放弃灵州。
曾致尧被贬过了一年,又做了户部员外郎,泰州知州。上奏疏议论国家事务,言语斥责大臣特别激烈,当时都不高兴,又调任鄂州知州。后来在扬州知州任上,因为失误多支取了一个月的俸禄,虽然自己曾主动说明,还是被贬为监江宁府酒税。因为朝廷封禅的恩惠,多次升官为户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死在官任上,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