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孔子侧重的是读者与文学的关系,但是我想我们应该稍稍全面一点认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首先想谈一下我们的文学是如何表现人生的,这就是文学与人学的关系。
谈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首先不能回避的是文学与人学的问题。大家都很熟悉,所有书里都谈到“文学就是人学”,但是一谈到什么是人学,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如果讲广义上的人学,那就是很大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心理学、人类学、动物学、文化学,甚至历史学等等,很多学科综合的大概念。
我们讲的文学里的人学,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核心主要是将人性,人的本性、人性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是以人性论为核心的,兼含人生观、人治论。这个人治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自治,我们人性本身有一个高度理性的东西,这个理性的东西要求我们自律,比如我们都希望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自治要求就是我们内心修养的一种自我修炼、提炼。还有一个他治的要求,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在社会群体中不仅要依附于、服从于相关的法律制度,而且要跟权力之间、社会体制之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他治的要求,这也是人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学在文学里的表现,我觉得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人生有多少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丰富性。也就是说,文学跟人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是像我们以前的文学,这个不能表现,那个不能表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人生有多少丰富,我们就应该表现多少丰富,这是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人生有多少可能的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可能的丰富性,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文学不只是表达现实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到、能够感受得到、能够经历得到的各种丰富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还要表现人生可能出现的丰富性。人生有多少可能的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可能的丰富性,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是我们文学区别于其他历史学、文化学非常核心的原则。如果我们用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话来说,文学就是表达人类存在的一个可能性的状态,或者是对一种可能性存在状态的一种勘探。
下面我分这两个层面,谈谈我对文学与人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一,人生有多少丰富性,文学就应该有多少丰富性。这个问题里隐含了文学对人作为一个生命实体的理解和尊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对我们的人生是不尊重的,为什么不尊重呢?我们的文学要突出某种高大全的主题。在座有很多老师辈的人物,可能都会有亲身经历,如果那时表现一个英雄人物,让英雄人物在那里谈一下恋爱,甚至儿女私情的东西多一些,往往不被允许,往往说这个作品的思想主题有问题。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人总有七情六欲,再伟大的英雄他同样也有丰富的人性,也同样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那么我们的文学,无论是写英雄还是写坏人,都应该注意到他真实的生命实体,一个基本的人性面貌。就像写《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劳伦斯所说的,“在一个作家的笔下,每一棵白菜都应该饱含着生命的情感”,哪怕你写一棵小白菜,你也要把它作为一个生命来对待,一旦有生命,它就是一个活着的实体,活着的实体就隐含了人性的一些基本面貌。
我们不妨来看看鲁迅的《阿Q正传》,我想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这部作品了,但是如果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之所以写的好、之所以写的很灵活、之所以写的很生动,让我们笑也笑不出来,让我们哭也哭不出来,就是因为涉及到阿Q心理一系列的复杂人性。阿Q身上很多东西在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的身上都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明显的影子,比如说欺软怕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连小孩子都有。比如见风使舵,阿Q一看到假洋鬼子把辫子盘上去了,知道革命来了,然后就在地主面前耀武扬威,革命了革命了,吓唬他们,一旦看到形势不对了,马上就衰衰的,去欺负尼姑之类的,见到假洋鬼子立即绕道而行。
还有利己主义,这也是他的一个特征,鲁迅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他根本没有一种革命意识,他对革命的理解很简单,人家说自由党他以为是柿油党,他对革命的理解很简单,觉得革命好啊,革命了以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他第一想到的是要吴妈,第二想到的就是要把秀才家里的宁式床背到土谷寺来,他的要求就是一个利己,他不知道柿油党革命、自由党革命这些概念。
还有精神胜利法,这个我们也已经讲了很多,用不着多讲了。精神胜利法当然也有优点,他是我们中国人平衡自我心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这个法则一方面也是我们本质上的劣根性,但同时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平衡人生的一个方式。
思想麻木,我想更不用说了。
从《阿Q正传》我们看阿Q性格的复杂性,几乎包含了我们人生里很多常态性的东西,但是这种常态的东西一提炼,形成这样一个带有某些黑色幽默式的人物,就显得意味深长了。阿Q对自己并没有觉醒,他不知道自己作为人应该是怎样的,作为人应该寻找什么。最后当他要被枪毙时,他还忙着自己那个圈画的圆不圆,结果画成了一个瓜子形,他非常遗憾。
再看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这部作品写出了人性中许多的无奈、悲凉、狡黠,或者说狡猾,又有几分自私。好的作品,会把这些东西渗透在一起,也就是多重性格的组合,而不是像我们以前的某些作品,人物往往是扁平的,好人好得好命,坏人就是歪瓜裂枣,说话口气就不对。其实真正丰富的性人生里包含着很多很复杂的成分,也有很多卑微的东西,坏人也同样,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我们有时候议论别人说这个人品质不好,但是这个人可能内心里也有一部分希望自己表现的好一些,不可能是彻头彻尾扁平的人物。
许三观也是这样一个人物,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常常会跟阿Q相比,可能风格上也是比较接近,类似于黑色幽默反讽的意味在里面。但是它跟《阿Q正传》完全不同,我个人觉得它写的是一个世俗英雄,开始我看一遍觉得很好看,我就想为什么余华这样写?后来我进行分析,做技术统计,我就发现许三观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很感动,或者说这个人让我们心生敬意,这个人有一些品质是我们常人很难具备的。
应该说许三观的劣性,或者性格里比较恶劣的一面,是常人都会有的。比如说他知道自己的老婆许玉兰和何小勇生了一乐,我想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自己老婆生出第一个孩子是别人的,心里肯定很不舒服的,所以他在不断的惩罚许玉兰。许玉兰呢,你一惩罚她,她就坐在大门口,拍着大腿在那里哭、闹,说,我犯了什么错误了,我是被何小勇欺负了,何小勇欺负也就算了,还有一乐出来了什么的,等于把许三观内心的隐痛张扬出来了,这搞得许三观又很担心了。家丑不可外扬,许三观很痛苦就在这里,他已经做了乌龟了,人性的一种本能,他就想惩罚她,但是一惩罚,她老婆就到大街上闹,所以他又不敢惩罚她。
你可以发现他的惩罚是非常特别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许三观卖血记》第六章,完全是对话写成的,那个惩罚就是我要躺在躺椅上,然后许玉兰叫他干这个他也不干,叫他干那个他也不干,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干吗,你犯了生活错误,我要惩罚你,但是他又不敢打她,一打她她就跑到大街上闹,所以他说我要惩罚你,怎么惩罚呢?你自己做,我要享受,他天天在那里享受,从大到小,最后吃饭都要端到自己的手上来,这个惩罚看起来方式很轻,但是惩罚的力度也是很强的。
一个优秀的作家往往会把人性撕的很开,到这种情况下,何小勇又出了一个问题,遇到车祸,半身不遂,即将要死了。按照当地的风俗,要何小勇的亲生儿子到房顶上叫魂。何小勇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怎么办呢?大家小范围的都知道,许三观的大儿子就是何小勇的,所以何小勇的老婆就跑到许三观家里求情,要一乐给他老爹何小勇叫魂,许三观跳起来了。他心想,我已经丢人现眼这么长时间了,你现在还要我儿子跑到你家里给何小勇叫魂,公开叫他爸,这不是向全世界宣布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我是王八乌龟吗?所以他一蹦三尺高。大家可以看到他丰富的人性慢慢展开,然后到最后,许三观到底还是一个有怜悯心的人,看到何小勇要死了,几个来回下来,终于同意让一乐到何小勇的房顶上给何小勇叫魂,当一乐帮何小勇叫魂回来以后,许三观坐在家里是非常痛苦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就是有很多世俗的一面。
另外,他发现自己的妻子许玉兰跟别人生了自己的大儿子,他也是很恼火,他也是想报复,所以他自己也跑去卖血,卖血卖了35块钱,他放在自己口袋里放了一大堆东西,跑去跟自己工厂里一个相好好了一场。所有这些卑微的东西,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存在。但是他又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整部小说里说许三观卖了12次血,除了第一次,他卖血是为了好玩,意外的卖了35块钱,那个时候钱很值钱,回来之后就把油条西施许玉兰嫁回来,最后一次因为家里条件很好了,他没有事干,他又再去卖血,结果没有卖成功。除了这两次,我们说他有效卖血是十次,也就是说都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他有明确的卖血目标。那么这十次里,我们统计出来就有七次是为了一乐,也就是他的大儿子,而一乐又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个方面,小说的震撼力就在这里。
许三观虽然在人性里很多卑微的东西,有很多甚至狡黠的东西,甚至有一点自私的东西,比如说他为了惩罚一乐,一乐又没有错误,他自己卖了一次血,搞了35块钱,把全家带到市里饭店吃了面条,就是不让一乐去吃,因为他觉得他不是我生的,他要惩罚一乐,有很多狡黠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整部小说,突出了他世俗本质里的非世俗性,使这个人物一下子超越了一般人的现实人生,所以我把许三观定位于世俗英雄,这个世俗英雄是作家在处理人性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三观跟我们早期看到的《林海雪原》、《红岩》等等小说里的英雄都不一样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世俗里,但是关键时他会从世俗里走出一步,但是这一步决定了他非凡的品质。
应该说,这两部小说都展示了人的一些基本本性,但是严格意义上,它们跟我们理想中的概念,真善美好像不一样,尤其是表现善和美方面,我们有时候会很难发现。在文学里真善美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不是一个在具体文本当中必须要彻底贯彻的一个目标。许三观最终的目标是体现了真善美,但是你不能把许三观搞成高大全的形象。所以文学在表现人学时,有时候会跟真善美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是我觉得真正优秀的文学,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生各种复杂的精神际遇和生命际遇。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学。我这里所讲的传统文学,撇开一些早期的文学,特别是像《诗经》不是文人创作的,属于民间文学,我主要说一下传统作家创作的一些作品。传统文学里作家主要是写个人情感,就是写自己的情感,文学里大部分主要是在于诗词赋,以作家个人的情感为主题的,写群体生命的并不是特别多,探讨人性本质的更少。古典文学里探讨人性复杂本质的情况特别特别少,包括小说,我们的小说从《世说新语》开始,主要是志人和志怪,讲那些鬼怪的东西,但是这些怪的东西里并不是以凸现人性为主题,主要是讲因果轮回等等。一直到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最后结尾要么是团圆,要么是出家当和尚等等,特别是情色小说,最后十也八九都是色空观。
传统文学虽然也留下大量的好作品,但是为什么人性的表达却是特别不丰富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学长期受教化思想的影响,教化功能大于审美功能,从孔子开始,一直到五四前夕,我们的文学都是强调教化,尊崇仁、礼,或者以儒家的观念体系为主,就象曹丕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不是强调人性,而是治国要用的,要留世之用的。儒家学说里三重境界,一个知识分子一生要完成的目标,就是“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当然不仅仅是包括文学了,但是文学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我个人认为,同样也是突出了文学本身的经世致用。
五四运动之后,我们的文学对人学才开始觉醒,才开始自觉,这个自觉是深受西方启蒙主义的影响,我们都很清楚了。正是因为受这两个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才真正地意识到文学是要表现人的。最早是从胡适、陈独秀开始的,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其中最典型就是不要做教条文章,不要写八股,要反映我们的生活。陈独秀的主张更明确了,“打倒山林的文学,建立平民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就是表现平民人生常态的东西,是平民能够接受的东西,这就涉及到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常的人生和人性。
周作人直接提出“人的文学”的概念,他强调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他提出了人道主义的概念,强调了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什么?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现在强调的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不要小看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使我们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大进了一步,当然我们现在也不能一下子真正做到每一项制度、每一样东西都以人为本,但是有了这个理念,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也提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觉醒,五四时期鲁迅就提出立人的重要性。什么是立人呢?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觉醒起来,你是一个公民,你对祖国的命运、对自己的命运、对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必须应该要清楚的意识到,不能像阿Q一样,一想到革命就想到吴妈和秀才家里的宁式床。阿Q就是因为没有觉醒,自己没有立起来,我们首先自己要立起来,立人就是要让所有的民众自我觉醒,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尊严、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立意志的人。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每一个人在尊严面前是平等的,你意识到自己尊严的存在,你才有可能意识到你的存在和自身存在的价值,然后你才能意识到你生命的意味。
到了五四以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关注人性的复杂性了,特别是尖锐的,甚至是非常惨烈的人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直面惨淡的人生”,展示出来,以前虽然也有很多写哀怨诗、爱伤离诗、写感伤的、写绝情的、写什么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作家、诗人个人情感的东西占多数,包括《红楼梦》,俞平伯研究《红楼梦》就说它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是叙自己的身事比较多的,没有放到一个大众的层面立人,去展示普通人复杂的人性。
我不想举太多的例子了。比如说鲁迅的《祝福》,作者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我觉得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写鲁四老爷那种狡猾和刁钻。表面上看,是写祥林嫂的不幸,但鲁迅非常巧妙的设置了一条线,这就是鲁四老爷。鲁四老爷只是对自己老婆说,“这种人看起来是很可怜,但是她是不干净的,所以做祭祀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她插手,你如果一旦让她插手祖宗是不吃的。”这句话看起来温文尔雅,也没有很严厉的口气,但是我们就发现,四婶听了这一句话以后,马上就转下来,让祥林嫂不要做这不要做那。祥林嫂在祭祀的那一天,她很热情的,东西都搞的差不多了,她就很热情的拿筷子和酒杯,然后四婶马上告诉她,“祥林嫂你放着吧”,祥林嫂吓的一楞,马上就放下了,祥林嫂一想,如果筷子和酒杯不能拿,那我去拿烛台等次要的东西总可以吧,所以她又很热情的跑去拿烛台,结果刚刚拿到烛台,四婶又说,“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吧”,她又吓了一跳,连烛台都不能拿。
紧接着后面一句话,祥林嫂整天没有事可干,就坐在灶膛里烧火,这一下子对祥林嫂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打击比前面死了丈夫、小孩被狼咬死了打击更大,所以她坐在那里马上就木然了。紧接着她又开始想,有一线希望,什么希望呢?就是捐门槛。那个地方的风俗,捐了门槛之后她可以把自己的罪过抵消掉,所以她拼命把钱节约下来,满怀希望把钱全部捐到庙里做门槛,捐了门槛以后回来我们发现她神气抖擞,她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了,自己重新找回了尊严,不会像以前一样了。
谁知道呢?到了做祭祀的时候,她又什么东西都不能干了,这一下子就彻底把她的精神摧垮了。我们在上中学课文时,我记得老师反复讲那一段,拄着拐杖,下面开了裂,眼睛间或一轮,表示她还是活物。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点明祥林嫂的精神死亡了。我们来找原因,当然可以说她的丈夫死,或者小孩被狼吃掉了,这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元素,但是我个人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外在的原因,核心的原因就是鲁四老爷告诉四婶的那一句话,四婶又通过具体的方式不让她做这做那,使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罪孽很深的人,是一个无法洗清自己罪孽的人,这就麻烦了。这里面的复杂性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经常说封建卫道士害人、杀人等等,其实不是简单的杀人,而是精神上的,是精神上的掠夺和盘剥,甚至带着一种温情脉脉的面纱,但是又是不留余地的。
莫言的《红高粱》里的人性更清楚了,余占鳌是一个土匪,是一个霸占良女的人,但是他又是一个抗日英雄,充满血性的人物,性格极其复杂,是一个多重性格的组合。如果一定要说余占鳌是属于真善美,还是属于假恶丑,谁都说不清。我觉得,任何一个优秀的文学,终极体现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但是它在所有的人性面前,必须首先尊崇一个基本的人性,人性越丰富,人物就越丰满,就越具有生命的质感。把人物的生命质感写活了,我觉得这部作品在表现人学上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面。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人生有多少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出多少丰富性。
第二个问题,人生有多少可能的丰富性,文学就应该表现多少可能的丰富性。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可能性问题。文学不能只表现我们看得到,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可能存在的状况。这种可能存在的状况,可能是想象的一个人生状态,意味着我们文学超越了看,而进入了想和思,而不光是看和体验。可能性的人生状态,我觉得至少包含这样三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理想化的人生状态,一个是极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同时还包括人类精神的潜意识状态。
“腹有诗书气质华”,一个人文学功底深厚,思想也会变得深邃,为人处事也会显得面面俱到,他人看来这个人有从内由外的非凡气质。文学对大学生人生产生如何的影响,需要具体关注的是学习的是哪种类型的文学。其实不论哪种,一般会对大学生人生产生以下影响:
第一,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文学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从文学中可以看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从未遇到过的人。文学会给大学生带来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思考。文学中蕴含着作者的人生观,它有积极也有消极,这是需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产生影响。文学会让大学生更加趋向历史研究、学术研究、教师等方面从事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有了足够的文学知识,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学常识,做一名文学新媒体人。尤其在这个文学热度比较匮乏的时代,人们对快节奏地文学知识输出也十分接受。
我相信,热爱文学的人,生活也会多点色彩,多份文艺,对人生的影响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文学在于个人对其欣赏的程度不同而不一样,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经常看武侠小说的,或许在生活中比较活跃。经常看言情的,或许在生活中更加多情善感。不同人看不同书,多多少少在生活中带有书中的感情色彩。
上述纯属个人意见
文学,
是城市山林,
是沙漠绿洲,
是大学生心灵中
一片难能可贵的净土.
是休闲的
是日常的
也是膜拜的
在其中
可以体味历史
体味人生百味
体味世间沧桑
体味人间冷暖
让寂寞的心感受温暖
让浮躁的心渐入宁静
总而言之
文学
对大学生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是要有一双慧眼
知道什么书
对自己有益
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