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官则思。”怎么解释?反应了什么哲学原理?

2024-12-26 12:36: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解释:

心之官能则有思虑之功。

哲学原理:

耳目等感官由于不会思考,所以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心由于会思考,所 以不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当然,“思则得之”,思考了就会这样; “不思则不得”,如果你不思考,心也只是一种摆设,不起作用。) 所以,只要“先立乎其大者”,把心树立起来了,“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其它次要的部分,比如耳目等感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夺, 所蒙蔽了。

扩展资料:

心之官则思(成语):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功能就是思维。

成语出处: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出处原文:

《孟子-告子上》云:

公都子问曰:“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均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资料来自:心之官则思 (成语

回答2:

观点应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解释如下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即物质决定意识。

回答3:

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回答4:

回答5:

比如“思”这个字,古字上为囟,就是头的意思,下为心。孟子就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意思就是说:心的主要功能就是思考,思考就会有办法和收获,不思考什么也没有。但他并没有从字的本身考虑。现在大家都知道,脑子才是思维的中枢,好像与心没关系。但恰恰相反。国外有过换心手术和换脑手术。经过对比,换过脑子的人和没换前基本是原来身体的那个人。但换了心的人却完全不同,几乎彻底变成提供心脏的人。可见,我们古人认为心是思考器官的说法非常有道理。其实,古人对思考的理解从字本身就可以看出来。思考需要心脑合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出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