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和非讼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非诉业务是非诉讼业务的简称,主要由咨询、代书服务、专项法律服务和法律顾问服务及其他服务组成。包括如投资、兼并、上市、破产、法律环境分析、涉外等业务。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督促程序不是非诉业务。
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类,前者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后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非诉讼业务,与诉讼业务相对应,是指律师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在其职权范围内为当事人处理不与法院、仲裁委员会发生关联的法律事务。非诉讼业务主要由咨询、代书服务、专项法律服务和法律顾问服务及其他服务组成。
诉讼特点:
1、依法性。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照诉讼法律规范所确立的诉讼程序和规则进行,违反诉讼程序的诉讼活动应认为无效。
2、阶段性。如起诉阶段、审判阶段、执行阶段等,每个阶段都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身的任务和形式。
3、顺序性。各阶段的活动既相互联系,又互相依赖,前一阶段的活动是后一阶段活动的基础,后一阶段活动又是前一阶段活动的发展和继续或结果。
4、时限性。诉讼活动是国家的司法活动,诉讼法都对各种诉讼活动的时限作了明确规定。
5、强制性。正因为诉讼活动是一种依法进行的司法活动,所以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作出的裁判及其他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如拒绝履行,司法机关有权强制执行。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即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所作出的判决就是生效的判决,不可以再上诉。
法律上的非讼有:选民资格案件; 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这些都属律师的非讼业务,还有一些比如法律咨询、某些事件的代理、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等也都是非诉讼业务。
非诉案件是指利害关系人在没有民事权益争议的情况下,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事实和权利有无的案件。非讼案件也是指利害关系人在没有民事权益争议的情况下,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事实和权利有无的案件。是一个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了人民法院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非诉案件有三种,即: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新修民诉法第 175条又加了两种非诉案件,即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