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因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铁不足引起,约占全部贫血的50%,最为常见。 铁不足的三大原因是:摄取不足、需要量增大和排出量增加。女性对铁的需要量与排出量均多于男性,所以更容易出现铁不足的现象。 食物中的铁在胃中变成二价铁,主要由十二指肠吸收。胃切除术后、胃炎、低胃酸症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人,铁的吸收受到妨碍,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女性一次月经即可损失铁30毫克左右,加上妊娠中铁被胎儿吸取、生产后铁从母乳中流出,因此成熟期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所需要的铁多。成长阶段的小孩,随着身体发育,血液量增多,也容易出现铁不足现象。 如果女性月经过多,或子宫肌瘤造成出血,缺铁的倾向就更加严重。男性如果有痔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容易出现铁不足。 缺铁性贫血除了贫血的一般症状之外,还会出现舌头的黏膜萎缩变粗、吞咽困难、匙状甲等特殊症状。 治疗缺铁性贫血时,首先应治疗导致贫血的原发病,同时多采取服用铁剂的方法,如果有消化系统出血,也可采取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一般约2个月贫血症状就会改善,血红蛋白浓度也恢复正常,但此时体内铁的储存量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还需服药数月。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充分摄取含铁丰富的食物。 富含铁的食物 下列食物中铁含量较高,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多摄取。猪肝、动物血、大豆、海带、鲜海蜇、桂圆、熟榛子仁、油菜、芹菜、苋菜、菠菜、樱桃、山楂、鲜椰子肉、甘蔗、桃、梨、芝麻酱、小米。 有机铁与无机铁 存在于食物中的铁主要有含在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中的有机铁,与含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无机铁两种。有机铁是由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与铁离子结合而成,呈红色。瘦肉之所以供给的铁多,就是因含有丰富的有机铁。虽然有机铁仅占摄取铁量的1/6左右,但其吸收率高。无机铁以氧化铁的铁盐形态存在于食物中,吸收率低,与动物性蛋白质或含维生素C的食品一起摄取,吸收比较好。可以将有机铁与无机铁巧妙组合,增加铁的摄取量与吸收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制造红细胞的骨髓出现障碍,原因可分为干细胞出现异常,或干细胞分化到各级细胞的过程出现障碍、骨髓形成干细胞的环境异常等。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显著减少。 除了贫血的一般症状之外,还有皮肤、牙龈等出血、女性月经量增加,很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症状常缓慢进行。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比较困难,须使用雄激素类的蛋白同化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无效则要使用免疫抑制疗法,有时也使用有增加红细胞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素,或增加白细胞的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时还需要输血。但若要进行骨髓移植的话,则应避免输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也叫恶性贫血,因红细胞核成熟所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所引起。这些营养素不足时,会形成巨大的幼红细胞。未成熟的巨幼红细胞无法成为正常成熟的红细胞而崩溃,由此发生贫血。 维生素B12存在于各种动物性食品中,饮食正常的人一般不会缺乏。但是全胃切除术后的人或肠胃功能衰退的老年人等,无法顺利吸收维生素B12,很容易缺乏。 叶酸存在于蔬菜、蘑菇、肝脏中,偏食的人就容易缺乏。酒精依赖症患者容易发生营养吸收障碍,且酒精也会妨碍叶酸的吸收。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细胞中DNA合成所必需的维生素。缺乏时对全身都有不良的影响,尤其对骨髓的影响最大。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一般贫血症状外,还会出现口腔或舌头疼、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手脚刺痛与麻痹的感觉及感觉衰减、步行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或血小板通常会减少,容易感染或出血。 维生素B12缺乏者可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叶酸缺乏时则以口服药或注射补充。 肾性贫血 因慢性肾衰竭,刺激红细胞产生的激素-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所引起。肾衰严重时,贫血症状也相对显著。 治疗以给予红细胞生成素为主。合并有缺铁性贫血时,则需合并使用铁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一种特殊的铁粒幼红细胞增加所致的贫血。引发的原因有遗传、药物或铅中毒等,也有原因不明的后天性因素。 这种贫血患者,体内铁的储存量会增大,常常发生肝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等铁过量导致的病症,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有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还会转移成急性白血病。 因药物导致的贫血,要终止药物的使用。遗传性的则予以维生素B6、左旋色氨酸、叶酸等治疗。有时需要输血,但由于患者体内铁过剩,因此输血时应止于最低限度。 地中海贫血 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不均衡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贫血。本病是从地中海沿岸到印度、东南亚等大部分地区特有的贫血,因此称为地中海贫血。轻症者只有轻微贫血,没有特别症状,重症者在幼儿期就会发病。 除贫血症状外,还会发生铁过剩,恶化时会引起肾上腺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等重症。 由于铁过剩,所以输血时必须止于最低限度。有时需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 转铁蛋白缺乏症 将铁运送到骨髓所必须的转铁蛋白减少,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受阻,是一种较罕见的贫血。 如果是先天性的,需要补充转铁蛋白。 红细胞被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 红细胞约120天就被破坏,由新的代替。当破坏的数目比制造的多时,身体感知到红细胞的不足,骨髓会先做补充性的造血。如果来不及补充或补充得不够时,就会出现贫血,叫做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以红细胞本身为原因的先天性贫血和以包围红细胞的血浆或血流为原因的后天性贫血。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分为红细胞膜异常的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代谢异常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等。由于是先天性,因此多在幼儿期发病。 症状有轻有重,表现各不相同,但时常伴随黄疸。当红细胞被带入脾脏等进行处理时,血红蛋白游离代谢成胆红素。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被过度破坏,胆红素增加,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未经处理的胆红素则积存在血液中而出现黄疸。 患肝炎或胆结石时容易出现黄疸,而溶血性贫血有时会合并胆结石。胆结石也与胆红素的增加有关。 黄疸或胆结石现象常被误诊为肝脏方面的疾病,而未被诊断为贫血。因此,有贫血倾向且出现慢性黄疸、胆结石时,应考虑溶血性贫血的可能性。 因红细胞制造有先天性障碍,所以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还没有根治的办法。针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则进行脾脏切除术比较有效。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出生时母子间血型不相容所引起的贫血。有ABO血型不相容与Rh血型不相容之分。其症状为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与重度贫血。 可以进行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或交换输血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因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而引起的贫血。原因多半不明,但有时会因胶原病或淋巴肿瘤等疾病以及药物作用等引起。 除了一般贫血的症状与黄疸之外,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发烧、腹痛、腰痛、出血,往往反复发作、时好时坏而演变成慢性。 一般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药,或采取免疫抑制疗法。溶血发生于脾脏时,可能要切除脾脏。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干细胞突然发生异常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因在夜间睡眠时发生周期性溶血而得名。偶尔会转移成急性白血病。 起床时,尿液因含有血红蛋白而变成黑褐色是本病的特征。其他症状还有容易出血、发生静脉血栓等。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一般在给予有促进造血功能的蛋白同化激素的同时,也会进行预防出血或血栓的治疗。 脾脏功能亢进症 因肝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引起的脾脏肿大、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会出现腹部有压迫感或一般的贫血症状、出血等症状。 除了治疗原发疾病外,有时必须切除脾脏。 镰状红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异常所引起的贫血。因红细胞的形状变成镰刀状而得名。 除了非洲等热带地区外,常见于世界各地的黑色人种,而中国人的发病率较低。变形的红细胞堵塞血管,会导致胸痛或腹痛等症状的出现。 治疗上一般采取疼痛的对症疗法。 不同年龄的小儿贫血的注意事项 小孩的贫血原因也有造血减少与溶血或失血之分。年龄不同,容易发生的种类也不同。 ●新生儿除了因母子间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外,还会出现生产时出血、感染引起的贫血。 ●出生后1个月左右到1岁的婴儿,相对于身体发育,红细胞的增加跟不上需要而易发生生理性贫血。 ●6岁以前的幼儿期的贫血,大多是因为偏食而造成的缺铁性贫血,而6~12岁的学龄期则是以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贫血居多。怀疑孩子有贫血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红细胞从血管漏出引起的贫血 身体某处出血,丧失的红细胞量比骨髓制造的量还多时所引起的贫血,即出血性贫血。 外伤或疾病造成的大出血时,会出现急性出血性贫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直肠癌、痔疮等消化道的慢性出血也会造成贫血。 此外,女性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癌等生殖器持续出血时,也会造成铁缺乏而出现贫血。 此时应优先治疗引起贫血的外伤或原发疾病。 贫血昏倒的急救处理 有贫血患者昏倒时,先解开其衣服,使其能够顺畅地呼吸,确认其是否有意识、脉搏、呼吸。如果没有,要做人工呼吸等紧急必要的处理。多数患者表现为脸色苍白或发青、手脚冰冷,应该给其盖上毛毯等,以保持体温。天气太热时要打开窗户,导入新鲜空气。以坐垫等物品,将患者脚部抬高约30厘米,以使血液流向脑部。患者意识恢复的话,用白糖水或温度与体温相当的葡萄酒慢慢喂之,使其保持安静,直到脸色好转。 Q&A Q怎样预防贫血? A只要日常生活和饮食上注意调整,贫血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质。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铁1毫克,生育期妇女每天需铁1.5~2毫克,妊娠和哺乳期需铁量更多。因此,平时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海带、紫菜、木耳、香菇及豆类等。其次,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餐后饮用浓茶,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生成沉淀,会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高温烹调可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饪技巧,尽量避免过度烹制食物。同时,要保护好"造血工厂"。许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损伤骨髓。化学因素如苯、有机砷、抗肿瘤药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抗风湿药(如保泰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等,均可损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敌。因此,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遵守操作规程,尤其不可滥用对造血功能有害的药物,还应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失血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各种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痔疮、月经失调和子宫肌瘤造成的出血等,应积极进行治疗。 Q听说婴儿只喝牛奶容易发生贫血,是这样吗? A是的。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了一定量的铁,但4~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铁基本用完了,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可是,市场上出售的配方牛奶,每1 000毫升中仅含铁0.5~2.0毫克,而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摄取6毫克铁。牛奶的含铁量只有母乳的1/3,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而且,牛奶中的钙、磷、钾含量很高,这些矿物质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如果4~6个月后的宝宝还是每天只喝牛奶,没有添加辅食的话,就容易出现"牛奶贫血症"。一般来说,从4个月开始,就要逐步给宝宝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泥。为了补充铁的不足,还要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黄,它不仅含铁多,还容易消化。可将适量的熟鸡蛋黄碾碎,直接加入到煮沸的牛奶中,搅拌均匀,喂给宝宝。 Q什么原因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占2.5%,多在10岁前发病。后天获得性再障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占70.3%;能查明原因者称为继发性再障,占16.9%。近年来继发性再障已有明显增加。致病原因中最常见的是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工业或生活中接触到化学物质而中毒或过敏也较常见;还有各种形式的电离辐射。较少见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等,其中以病毒性肝炎相关性障碍相对多见。 Q听说使用铁锅炒菜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是真的吗? A是真的。传统中国膳食烹饪使用的炊具多是铁锅。使用铁锅烹调可以增加人体对铁的摄入量,因为用铁锅烹调的食品中铁的含量增多。这也许是微小铁屑的脱落和铁的溶出所致。因而,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来说,用铁锅烹调膳食是有益的。但是,使用铁锅时铁的溶出量的控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无法估计每天通过使用铁锅烹调增加了多少膳食铁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人体对铁锅中的铁的吸收率较低,很难用于铁缺乏和人体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因此,我们在选择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时,虽然可以考虑铁锅的有益作用,但是不应该把铁锅烹调当做唯一的可依托方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应该以调整膳食结构和选择食用铁强化食品为主。 贫血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者较为常见。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常喝红糖水 红枣泡茶喝, 也可以烧水, 再加个鸡蛋. 红枣能补血. 脸色苍白可以拿红枣和黑木耳烧水,喝之前加点黄酒或米酒. 另外常见的补血食品有黑豆、发菜、胡萝卜、面筋、菠菜、金针菜、龙眼肉等, 补血饮食有炒猪肝、猪肝红枣羹、姜枣红糖水、山楂桂枝红糖汤、姜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红枣饮料等。 摄入铁质也有助于补血,菠菜是不错的选择. 蜂蜜三勺、冰糖3两、花生三两、红枣三两,水三斤。小火煮三十分。早晚各一小碗枣、花生、汤一起服,提气补血,生津养颜。 吃阿胶的补血效果很好,阿胶中加入核桃 芝麻 黄酒 桂圆 冰糖 做成阿胶糕 非常好吃 口感极佳 更多防止贫血的方法: 1:煮红枣,每天吃30颗左右;吃花生,花生放一点花椒煮好,加一点麻油,一点醋,一点盐调味,当小菜吃,也是补血的;红枣、花生、红豆、桂圆同炖是冬日滋补佳品,也是补血养颜的。 2:吃点猪肝,菠菜之类,猪肝最好是吃水煮的汤型的 。 3:烧菜用加铁酱油,再吃一点’铁片’[一种药],补充一点维生素B12,吃一些含铁高的食物.如:猪肝,瘦肉,菠菜..... 4: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贫血,如果是缺铁性的可以补充些蛋黄、大枣、阿胶、动物内脏等,如果是叶酸缺乏,则应买些还叶酸的奶粉。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成长期及女性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大多是缺铁性贫血,怀孕则大多是叶酸和铁缺乏双重原因 。 5:含铁较多的食物有:海带、黑木耳、虾子、淡菜、紫菜、芝麻酱、芝麻、猪肝、牛肝、鸡肝、黄豆、黑豆、蚕豆、绿豆、鲜毛豆、芹菜、鸡蛋、鸭蛋。 另外还可以吃些补血剂之类口服液。 6鲫鱼汤,买一斤至两斤鲫鱼来熬汤,每天等汤烧开后就用小火熬五六个小时,把汤熬得只有一碗,很稠 7: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甲色淡、困倦无力、气短头晕等为主要特征,药膳疗法是该病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黄芪鸡汁粥、肝粥、红枣黑木耳汤、荔枝干大枣等药膳方效果显著,贫血者宜经常食用。 黄芪鸡汁粥功效:益气血,填精髓,适于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鸡1 只,黄芪15克,大米100 克。制作: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将黄芪煎汁,加入大米100 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热服食。 宜忌: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肝粥 功效:补肝,养血明目,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贫血、夜盲症、目昏眼花等症。 配料:猪肝(羊肝、牛肝、鸡肝均可)100 ~150 克,大米100 克,葱、姜、油、食盐各适量。 制作:将动物肝洗净切成小块,与大米、葱、姜、油、盐一起入锅,加水约700 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 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热顿食。 红枣黑木耳汤 功效:清热补血,适用于贫血患者。 配料: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 制作:将黑木耳、红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适量冰糖,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 小时。 用法:每日服2 次,吃木耳、红枣,喝汤。 荔枝干大枣 功效:补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配料:荔枝干、大枣各7 枚。 制作:将荔枝干与大枣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 剂,分2 次服。 豆腐猪血汤 功效:补血,适用于产后妇女贫血。 配料:豆腐250 克,猪血(羊血、牛血也可)400 克,大枣10枚。 制作:将大枣洗净,与豆腐、猪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成汤。 用法:饮汤,食枣。15日为1 疗程。
铁在人体中多方面起作用,可以说是微量元素中的“多面手”。铁是每个活细胞的一种组分,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也是很多酶的活性部位。 铁是哺乳动物的血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并为许多体系的氧化还原作用所必需。做这些用途。铁是一种理想的金属元素,蟹血(淡蓝色)中的铜,海鞘血(绿色)中的钒,都不及哺乳动物血(红色)中的铁。铁有两种最常见的氧化态(Fe2+和Fe3+),它们在人体内来回转变,几乎不需要什么能量。 血红蛋白的每一个亚单位都含有一个铁原子。铁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把氧储存起来,直至需要它时才释放出来。一个红血细胞从心脏经过身体最远部分的细胞,循环一周需要一分钟。只有当血红蛋白回到肺部之后,它才能取得一个新的氧分子。因此,为了输送氧,就需要很多铁原子。所以,人体内铁的总量的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至于酶的反应,则需要几个铁原子就够了。因此,体内只有15%左右的铁用于构成各种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含铁化合物。约占总量的20%的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和肠黏膜等处;其余的5%左右构成肌红蛋白。 铁在人体内含量为0.004%很接近于宏量元素。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人含铁2克,相当于3枚一发硬币(每枚重0.678克)的重量。 一个人当他所吃的膳食含有足够的铁时,所吸收的铁就会被储存在他的组织中,主要的是被储存在骨髓、肝、脾中。吃进的铁不足时,人体就将储存组织中的铁逐渐耗尽。只有在这时,血液中的铁量才发生变化,脸色就苍白了。严重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根据上述的铁代谢机制,在给缺铁性贫血病人补充铁时,显然应给予无机的二价铁,如硫酸亚铁等,最好同时给予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等,以使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以利于铁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轻度缺铁的儿童,他们的注意力会明显降低,而这当然会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发生重要的影响。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而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组成部分。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果体内没有导致铁流失的疾病存在的话,一般口服或注射铁剂,平时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像菠菜,黑木耳,猪血,红枣等等,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中药调理。如果严重,建议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