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的作文450字,不要抄的。速度速度!速度速度!

有的加我:9!3!6!7!3!0!5!3!9!
2025-02-23 21:35: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闻到栀子花香,总会想起奶奶家的香味。儿时,在这个季节,常常能闻到奶奶屋内充盈着浓郁香甜的味儿,我便四处寻找香味的源头,才发现,奶奶将栀子花插于杯中,置于室内那时我就会贪婪的凑在上面闻那浓郁而醉人的香味,边闻边夸奶奶家真香,奶奶就会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我笑。
后来,搬到新的地方,邻居家的后院里满是墨绿的栀子树,大叶大花满枝头地朵朵怒放,芳香四溢,甜香味儿四处蔓延。那个夏天我就整天呆在小伙伴家的后院里和他们玩耍,沉溺在香甜的空气中,放逐着快乐和幸福。也为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每天清晨,邻居家的小伙伴就会挎着装满栀子还跨的小篮挨家挨户地送几朵花儿,大家都很高兴,大人们也总会赞扬他是个好孩子。我常常把收到的花儿放进我的书包和衣服的口袋里,贪婪得上学也要把这种香味带着才满足。
而今,在这名花争芳吐艳的年代里,栀子花已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淡去,没有送栀子花的人,花店里就也根本没有栀子花的一席之地。一转眼,那装栀子花的书包和童年那个送花的小伙伴,也只是今天我在路边偶闻栀子花香时,才会驻足想起,于是从回忆的筐筐里捡起那熟悉的香甜和幼时的伙伴,而这份香甜回忆起来,一点也不会因为时间的磨灭而变淡,却会历久弥心地充满在我的生活和记忆里。
路边卖花的奶奶慈祥和蔼,好象所有的奶奶都是这样,我只用了5元钱就买下了她所有的栀子花。我告诉奶奶我特别喜欢栀子花的香味,卖花的奶奶也同样乐呵呵的对我说栀子花最香了,可以放在房间里,而且香的时间很长。我很开心,栀子花的香的确很浓郁。
此时我已经醉在这花香的屋内,似乎文字和心情也洋溢着香甜。。。。。。。

回答2:

1、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偏钟情于梅花呢?是因为它美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是因为它美的别具一格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是因为它美的精神的缘故么?是的,中国人爱梅花,是爱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红梅于中国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开得那样娇艳。它敢与风雪争斗,感与风雨撕杀。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胁迫,傲然于天地间,飘撒春的芳香、播种春的种子。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
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2、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3、我家的阳台上摆放着一盆盆郁郁葱葱的吊兰,清新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吊兰的叶片狭长且柔软,层层叠叠,向四周舒展着,并微微向下悬垂。微风吹来,叶片纷纷随风摇曳,仿佛一朵朵绽开的烟花,又好似一个个舞动的小精灵。它的叶片颜色众多,分为银边吊兰、金边吊兰、纯绿叶吊兰等许多品种。我家有金边吊兰和纯绿叶吊兰两种。金边吊兰的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纯绿叶吊兰则顾名思义叶子全都是绿色的。它们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叶子绿得发亮,显露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夏季,吊兰长得更加茂盛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叶丛中抽出了一根根柔软的枝条,枝条上绽放出一朵朵小白花,小巧玲珑,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清香。那白色的小花儿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了茂密的叶丛中,与我玩起了捉迷藏。那枝条却越长越长,沿着盆沿向外斜垂下来。枝条的各个茎端,又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新株。那悬动的丛丛新株,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晃动的“小秋千”,又好比是一个个翠绿的“小花篮”,更有甚者认为似仙鹤展翅,这也许就是“折鹤兰”之称的由来吧!
  吊兰不仅优雅别致,更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一次,我剪下一根枝条,将它随意地插在了泥土里。过了不久,又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它依然快乐地生长着。
  吊兰的美,很独特。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尤其令人敬佩。
  我赞美你,吊兰! 吊兰

  万物之中,我见过的花有很多:有雍容华贵的牡丹,也有高贵清雅的菊花;有婀娜多姿的水仙,也有光彩照人的太阳花。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吊兰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吊兰的“叶”

  吊兰外型美观,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深绿色的又细又长的叶子没精打采地低垂着,好像一群做了错事的孩子低着头站在老师面前。一阵微风吹过,低垂着头的叶子的都随风摇曳起来。

  吊兰的“茎”

  吊兰的茎十分修长,它大约长50——60厘米,它从一片片叶子中高挺而出。而在茎上的一小簇叶子底部,有一个粗粗的,矮矮的东西,那就是吊兰的根。这个根一旦扎到泥土中,就会快速生长,一盆崭新的吊兰又会生长出来。

  吊兰的“花”

  吊兰的花瓣白白的,每一篇花瓣都像一个椭圆形的木瓜,而黄色的花蕾点缀其中,低下头一闻,淡淡的清香使人神清气爽。绿色的叶子衬托着这白色的花瓣,既秀丽又淡雅。嗬,真像一个下凡到人间的“花仙子”呀!

  吊兰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啊!吊兰,你的朴素性格令我敬佩!我爱你的清香淡雅,更爱你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

回答3: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很不显眼的仙人掌。

仙人掌的身体像是一块翡翠,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布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看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自卫还击的武器呢!我被它刺过,妈妈也被它刺过,疼极了。妈妈曾多次要把它扔掉,可我不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那盆仙人掌。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在仙人掌“妈妈”的身上钻出了一个小仙人掌,小仙人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脆嫩,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走似的。而它的“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初春寒风的“欺侮”,总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寒风,可小仙人掌却总是往上钻,终于,在春雷爷爷的鼓励下,在春雨姐姐的帮助下,小仙人掌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

春末夏初,仙人掌身上长出了花苞,说来也奇怪,仙人掌开花很有“次序”,总是两朵一起开,像一对孪生姐妹,又像小姑娘头上扎着的蝴蝶结。仙人掌的花开得洁白芬芳,像一位美丽的仙女穿着洁白的连衣裙,一边在翡翠舞台上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一边从连衣裙上,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

秋天,丰收的季节,仙人掌长大了,它的用处可多啦!可以切成一片片泡成清凉可口的茶,为你解渴。还可以食用,它的营养可丰富啦,可以做盆景……真是说不完,但最令人吃惊的是它竟然能熬成药水来治病。

人们爱富丽堂皇的牡丹、芍药,爱千姿百态的秋菊,爱十里飘香的桂花……我却独爱貌不惊人的仙人掌,不仅仅因为它的外表,更因为它的品质。

回答4:

c看见的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飞飞1fcxv210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