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1. 增强了县(市)级财力。一方面县级新增收入除中央和省级上借外,原则上全部留归所在县(市),避免了市级集中县(市)级收入的“市刮县”现象。另一方面省对县(市)的转移支付补助直接下达和拨付到县(市),避免了市的截留、挪用,县(市)的财力明显增加,财政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 提高了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实行省直管后,一是省里的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补助资金将直接分配和下达到县,减少了资金调拨环节,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直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内部往来划拨到县级国库,财政资金能实现灵活调度。二是县与省对口部门之间的关系将因为业务联系而随之紧密起来,县级政府的困难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省汇报反映,以取得省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重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缓解了县级资金调度压力。一是省财政厅统一控制资金调度,资金直接通过省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拨付到县,加快了资金到位速度。二是省财政将严格审查县级预算,促进县财政合理地安排预算,对擅自变更预算的予以惩罚。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通过自身努力保证了收入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工资正常发放的县,省里将予以奖励。这一系列措施,将解决市因收入的季节性和不稳定入库造成的资金调度困难,保证市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从而确保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
4.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省管县财政体制是实行省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用比例,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直接进行预抵税收返还,税收收入越多,地方财政留用越多,提高了地方政府加强征收征管的积极性,各项税收收入进一步增加。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削减了市级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省管县的实行,市级财政把财力更多地投向市区,扶持区级力度进一步加大。相反,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以前市能够直接解决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集中到省级,办事效率降低。
短期内增加了县级行政运行成本。一是省直管财政体制改革后并未改变政府行政隶属关系,市将继续履行部分财政监管职能及其他职能,这一块成本并没有降低。二是随着与省财政业务联系的加强,交通费、通讯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将增加,与省级联系的行政成本将大幅提高,据测算,仅此项支出平均每个县每年增加70万元左右。
省、市、县的财政管理关系不够顺畅。在财政体制变迁过程中,管理权限调整而发生相应变化。实行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省将县直接纳入管理。而市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的关系变成了平等的关系,形成了两级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夺,涉及到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投资的事项两级政府相互推诿,亟待理顺省、市、县关系。
三、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建议
1. 进一步加大对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加强县市可用财力,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政权正常运转,确保教育经费和社会保障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发展经济的实力,变“吃饭型财政”为“建设型财政”,以切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消化和解决当前突出的“三农”问题。
2. 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公共支出体系。一是加快推进财政“四项改革”,规范财政支出行为。二是积极探索人员分流工作新路子,降低财政干部供养系数。三是构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变财政资金“养人”为“养事”。把过去按照人员编制分配的经费逐步改为项目经费,解决部分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发展县域经济,强化税收征管。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集中全力发展特色工业,培植一批新型骨干财源建设项目。同时,加大财税征管工作力度,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正常收入和清理欠税一起抓,税收、基金一起抓,实施全方位监管,确保实现的财政收入全部清缴入库。尽量扩大工商税收的比例和增量,以获得更多的增量返还,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4. 省财政要对贫困山区县实行优惠政策。建议省财政厅对特困县“输血”的同时,充分考虑贫困山区县市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别确定不同的市县财政体制。在政策制定上、项目审批上和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的拨付、资金调度及财政结算上对特困县实行重点倾斜,不搞“一刀切”,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民、财政双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