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个人的五行都会缺的,有的人的五行就很全.
五行缺啥只是代表八字五行并不中和,还要具体分析日主的喜恶,再来平衡八字的五行 1.日主天干为木(甲、乙)时:
生于春季:必须有火助,有水更好,但忌水太多,也忌土太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忌土太多,也忌木太多。
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须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相助,最好有土、水。
2.日主天干为火(丙、丁)时:
生于春季:此时必为丙火或丁火,大都不错,但忌木多、土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最喜有金。
生于秋季:喜有木,忌水、土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木相助,忌有水与金多,喜有土、水、木。
3.日主天干为土(戊、)戊时:
生于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生于夏季:喜有水、金,忌有木。
生于秋季:喜有火,有木,忌金、水多。
生于冬季:喜有火,更喜有火又有金,喜有土、木。
4.日主天干为金(庚、辛)时:
生于春季:喜有土、火,最忌没有土、金。
生于夏季:必须有水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喜有木、火,忌土多。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土相助,忌无火、土反而有金、水,忌木多而无火。
5.日主天干为水(壬、癸)时:
生于春季:必须有土相助,若有火,金,但忌金多。
生于夏季:必须有金相助,忌木多。
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相助,忌土、金、水多,喜木、火。
生于冬季:必须有火相助,喜水多,但忌金多。
举例来说,比如某人生于丁丑年、癸丑月、丙午日、丁酉时,则此人的生辰八字是:丁丑、癸丑、丙午、丁酉。根据前面说过的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丁属火,丑属土,癸属水,丑属土,丙属火,午属火,丁属火,酉属金,八字为四火二土一水一金,日主天干为丙火,生于丑月即冬季十二月,则根据上表,最缺的就是木,但此八字是四火,日主天干很旺,缺木不多。如年、月、日一样,而生于戊子时,则八字为三火三土二水,缺木缺金。
那么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可以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它的缺陷呢?古人认为名字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就是八字五行中缺什么,名字中就补什么,比如上述缺木,名字就可以叫木,或叫木偏旁的字,如桐柏、如松之类,也可以叫木制的事物,如梁栋之类。如果缺的多,名字中的木就多,如叫树林,甚至叫森林。
以八字中五行的情况命名是古老的习俗了。鲁讯在其小说《故乡》里有这么一燮记述:
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这就是一则典型的例子。其实在古代,孩子出生了,父母就去找算先生算出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五行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将来相亲的时候,这个生辰八字还要与配偶的不相冲突才行呢。所以也有很多人依此取名。取什么样的名字要看八字中五行缺的程度如何了。比如叫刘松的,可能五行缺木,但缺的不多,如叫刘松林,则缺的多些,叫刘森林,那就缺的太多了。在古代常见到一些以森、焱、鑫、淼、尧为名字的人,一般就是命中五行缺了一种。如果缺两种,就都要补,像缺金、木的可以叫金桂,缺水、土的可以叫雨田,缺金、火的可以叫金炎等等。因为生辰八字有八字,所以五行而缺其三的情况就很罕见了。
以上是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也很普遍,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给家族世系命名。其实在生辰八字当中,不管缺与不缺,总有一行是主要的,这一行就主宰命运。像上面举的1937年12月13日生人的例子,他就是火命。然后还有水命、土命、金命、木命。按照算命先生的说法,这就是这个人的德性,也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说法可说源于古人对朝代更替的分析。战国时有个齐国人邹衍,他创立了五德终始学说,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配的德性,为立国之本。后来代代相传,成为定型的理论。比如商朝是水德,而汉朝是火德,宋朝是火德,所以有炎刘、炎宋之说。关于朝代更替的规律,有人持相生说。比如说祖父是水命,水生木,父乃是木命,木生火,子乃是火命。取保就要与之相配,取五行为偏旁的字,父子相继,构成五行相生之序。比如宋朝理学家朱熹,字下有四点,是火。他的父亲叫朱松,他的儿子叫朱塾,木生火,火生土,丝毫不乱。这种五行命名的方法,即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缘关系,又可以看出行辈,所以跟宗谱的行辈字派有些相似,很有伦理意义,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
做事之前多做考虑,少和别人争吵,做任何事情都要低调。
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