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源于自然而产生、赖于自然而存在和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人类绝不是可以任意支配自然的“主宰”;另一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又有不同,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改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并创造着人类自身的文明,因此人类也绝不是只能被动适应自然的“奴仆”。大自然本身是极其富有和慷慨的,但同时又是脆弱和需要平衡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阻挡,相应地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但人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不能超过自然界容许的限度,即不能使大自然出现不可逆转地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否则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所强调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取有度,既要利用又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就是要从内心深处老老实实地承认人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宰,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绝不能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错觉。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当然,顺应自然不是任由自然驱使,停止发展甚至重返原始状态,而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就是要求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之需的同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生态文明的特征。在空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危机是对全人类的威胁和挑战,生态问题具有世界整体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面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永恒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解决矛盾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循环往复,促进生态文明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进步,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求人们要自觉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我们党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境界,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确立,摒弃了传统工业社会一切为了资本增值的观念,树立了一切为了人(包括当代和后代)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加之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是简单的“守夜人”,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使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不但成为发展的必需,而且成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选择。
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时政背景】
材料一:2007年6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材料二:2007年7月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三: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四: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国资委、环保总局、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定于今年6月10日至16日举办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材料五:2007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知识点链接】
1、可持续发展战略。
2、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4、科学发展观。
【考题预测】
1、 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或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理论依据)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3)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5)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什么意义?
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责任感,使其自觉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建议、献计策)
①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
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③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④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⑤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4、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如何用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①积极宣传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一水多用、送电子贺卡、双面用纸、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③积极创新实践,发明节能减排的金点子。
④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坚决斗争。
5、你们学校采取了哪些节能减排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
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
⑤看节能减排宣传影片,增强节约意识。 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2)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请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向公众宣传节能减排的观念。
①全民动员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②科学节能,大有技巧,人人减排,贡献不小。
③落实节能减排行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请你为建设节能型校园提几条建议。
(1)采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2)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
(3)不乱扔垃圾,对垃圾分类摆放。
(4)禁止学校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方便袋;
8、在学校推行教材循环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
(2)有利于提高国家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3)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9.从我国的国情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见问题1的(1)-(4)
10.从国家、企业、消费者角度,谈谈怎样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1)国家部分见本专题问题3.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11.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坚持哪些战略和基本国策?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做?
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们青少年要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依照环保法律行事,积极组织、宣传环保活动,增强资源危机意识。
1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说怎样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使之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监管力度; 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和制裁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13、如何解决我国能源消费过高过快的问题?
答: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教育,让节能降耗成为全民意识和自觉行动;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建立健全有关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抑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④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中学生应树立节约光荣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节约用电、节约用水;⑥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14、建设“生态文明”有什么意义?
答:①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②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5、我们中学生如何参与建设“生态文明”?(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答:①我们中学生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资源意识;③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背景材料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鉴于塑料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与教材基本知识结合点]
1、 我国的资源国情
2、 我国的环境国情
3、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 可持续发展战略
5、 科学发展观
常见问题:
1.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说明我国坚持怎样的国策、战略和发展观?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2.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些规定和制度有利于引导、鼓励人们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为了既减少“白色污染”、又方便人们购物,请你为商场(超市)提几点好的建议。
如:免费为顾客提供布袋、纸袋或简易的竹篮。加强对塑料购物袋的循环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等。
4、为减少“白色污染”,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1)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要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不随意丢弃并积极回收废弃的塑料购物袋,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购物袋;
(2)要向周围群众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意义,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5、我国为什么要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由于过量使用以及回收不到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不容乐观。塑料袋难以分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6、保护资源环境,减少白色污染,我国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资源、环保意识,是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加大对废旧塑料的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对废旧塑料资源的利用水平。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