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十个新特点
第一,对高中历史课课程性质的认识新。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继续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揭示了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
1996年起,原国家教委颁行独立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尽管后来作过多次修改,但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一直没有多大改变:2002年4月第1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实,《教学大纲》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这一定义,是对“历史学”性质的定义,是从学术上来描述的,它同样适宜于大学阶段的历史课,实际上并没有认清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比较起来,《新课标》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开设的目的。
第二,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新。
归结起来,《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目的作了三个方面的描述:①知识教育与学科能力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③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结合《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规定,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建议来理解,《新课标》对后两者更加重视,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
归纳《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也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教育。结合《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建议来理解,《教学大纲》对更加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体现出“以基础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实话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目标的规定,太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教育”的抵触情绪,并没有全面揭示历史学在对人的价值观形成、情感培养方面的教育功能。
总之,《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规定,是对《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标规定的重大发展。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对能力和教学要求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方式,对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应达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而《新课标》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体化,从而明确了高中教育历史课程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
第三,对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揭示新。
《新课标》用了相当篇幅全面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原有的《教学大纲》没有“教学理念”方面的内容。
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是还高中历史教学本来的面目。
第四,开发历史教学资源的观念新。
《新课标》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这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完整而准确地概括。它扩展了师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视野,启迪了思路,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资料”不足的问题。同时,它又为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第五,历史教学内容新。
原有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复,依然是中外“通史”教学。
《新课标》采用“模块”加“专题史”的形式,把中外历史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共25个专题,定为必修课。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规定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希望采纳
韩国高中世界史的结构 本次(第七次)国家世界史课程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组织世界史内容。对于16世纪之前的历史,采取以区域为基础的结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19世纪以后的世界史,采取以主题为基础的结构形式组织教学;而对介于16-19世纪之间的历史, 则分为两大区域:亚洲和欧洲,同时采取区域和主题的结构进行教学。在总的课程单元中,欧洲和亚洲历史始终受到重点关注,它们在不同的单元被轮番描述,可谓要划分为三大文化区域:东亚、印度和东南亚、西亚;欧洲历史包括起源于地中海的古代文明史、西 欧中世纪和拜占庭帝国史,以及西欧社会的现代转向。在这里,亚洲史的内容是按照上述三个文化 区域分别组织的,而欧洲史则一以贯之地被视作一个整体来论述。高中世界史课程编制者强调学生应从全球视野去理解世界史课程,这样才能应对日益紧密的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困难。为了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他们希望学生了解人类多元文化,主张世界史 课程应在描述多元文化的过程中保持内容的平衡。为满足这种要求,课程编制者采用了区域研究方法,他们意识到当组织有关前工业社会的历史内 容时,采用区域研究方法更为有效,因为它有助于 学生理解世界几大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但在组织现代及当代世界史内容时,他们发现如果仍采用区域研究方法显然会使学生在理解现代性方面发生问题,因为现代社会中的各国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若仍孤立地研究某一区域的发展史,学生将难以全面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国际形势和国际事务。 韩国高中世界史课程内容论析 现行的韩国高中世界史课程内容包括九大单 元。第一单元为绪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世界 史的意义和方法。第二单元——— 文明的前夜和古 代文明,主要关注史前文明和世界早期文明。它又 分为四个子单元:人类的起源、古代亚洲世界、古代 地中海文明以及美洲和非洲古文明。在第一个子 单元,考古学的描述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在史前时 期的生存状态;第二个子单元概括了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第二和第三 子单元分别讨论了古代亚洲世界、古代地中海世界。其中着重探讨了中国汉代之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形成了鲜明对照。一些学者指出,虽然第二子单元名为古代亚洲世界,但它仅仅将笔墨用于中国,忽视了亚洲的其他区域,具有华夏中心主义倾向。 最后一个子单元是对早期非洲和前哥伦布时 期美洲历史的描述与概括,包括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和阿芝台克文明。笔者发现这段历史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史课程内容中。原因似 乎在于,课程编制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韩国将加 强与中南美洲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因此 他们希望学生熟悉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不过在笔者看来,世界史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已经够 多,如果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是否会对此感兴趣 并能有效掌握令人怀疑。 从第三至第七单元,世界史被完全分割为两大 部分:亚洲史和欧洲史。第三和第五单元叙述了亚 洲三大不同文化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状态和历史 演变过程。在这两个单元中,编制者侧重于追寻不 同区域历史的独立发展轨迹,强调各自发展模式的 差异和文化的复杂性。第三单元探讨了以下几个 区域的历史:亚洲文化的扩张与东西方交流,明朝 以前的东亚社会、莫卧尔帝国之前的印度和东南亚、奥斯曼帝国以前的西亚伊斯兰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是其中浓 墨重彩的一笔,意在使人们明白正是亚洲人在前工 业社会发明的伟大科学技术传到欧洲,才使欧洲社会产生现代转向。但并没有描述这些发明如何影响西欧社会现代性转向的内容。韩国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金仁会教授对此曾这样评价:“一方面,课程编制者强调亚洲文化多么繁荣,却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机会进行自主探究,使之体验到东亚人的民族自豪感。而另一方 面,教科书中有关亚洲对欧洲进行文化传播的内容叙述得相当肤浅,这易于使人们觉得亚洲人对于世界史的贡献无足轻重,从而夸大了欧洲人的作用。”的确,这些简短而表面化的描述和有关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及向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传播的详尽叙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组织可能会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即,世界历史好像仅仅是由欧洲人创造出来的。 第四单元主要探讨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包括西欧中世纪史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拜占庭帝国史。由于人们一致认为欧洲现代文明的出现正是这一时期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展逻辑演变的结果,所以 此单元重在阐述当时欧洲文化和社会的特征,这些特征为日后现代欧洲文明的出现和它的现代性转向奠定了基础。第五单元讨论“亚洲社会的成熟”。明清时期的 中国、朝鲜、日本、莫卧尔帝国时期的印度和东南 亚、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中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 会发展轨迹被凸显出来。自1981年第四次国家课程以来,课程编制者把“亚洲社会的成熟”编为一个 独立的子单元,放在 “东西方文明冲突后亚洲社会 的现代性转向”这一子单元之前。而此次国家课程,它被编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单元,课程编制者承认 16-19世纪当亚洲各帝国处于关键发展期时,欧洲各国正变得极富扩张和侵略性,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强加于世界其他国家。为强调亚洲史的地位,亚洲史和欧洲史各自独立组织。 金仁会教授指出:“只有人们理解了在东西方文明碰撞、冲突过程中,亚洲社会在文化和经济方面是如何转向的这一史实之后,才有可能充分体 认到当代亚洲国家所面临挑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此,第一步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去了解亚洲社会在直面西方列强扩张之前在政治、经 济、文化方面已达到的成熟程度。从这个方面来看, 笔者认为第七次国家课程的编制者把握了正确的 方向。不过也应看到,将亚洲史和欧洲史区别对待并不能轻而易举地消除在年代划分上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 当历史发展到16世纪时,世界史课程内容的重心开始转向欧洲,在那里,现代文明正在诞生,第六单元是对16-19世纪现代西欧社会发展历史的详细阐述,主要包含以下主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欧洲人在亚非拉的扩张、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市民社会的发展、19世纪欧洲的文化。在整个19世纪,欧洲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极富侵略性,通过军事力量和殖民控制的手段使自身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力量中心。曾经脱 离于其他地区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王国和文明此时也已处于欧洲殖民力量的掌控之中。下一个单元—亚洲社会的现代性转向,作者首次探讨了先进与强大的西欧国家与尚未现代化 的亚洲社会之间的冲突。随后,我们见到了这样一 幅图景:亚洲各国人民在积极抵御欧洲帝国主义渗 透与侵略的同时艰苦探索,试图使自己的民族走上 符合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即李泽厚所说的“担负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任务”。 最后两个单元主要涉及20世纪以来直至当今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虽然这些内容被视为一个整体来组织,不过它似乎仍是从欧洲人的视角出发的,体现了欧洲中心主义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