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争”与“让”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
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
“为中国人争气”,是钱学森的追求。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他的老师冯·卡门由衷地感叹: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超过世界闻名的权威冯·卡门,为中国人争了气,这让钱学森激动万分。
钱学森刚去留学时,常听到美国同学嘲笑中国人“愚昧无知”。几十年后,钱学森被国际社会誉为“新兴航空领域中最聪明的人之一”、“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名著《太空漫步》中,塑造了一位神话般的中国科学家,名字就叫“钱学森”。钱学森和他们那一代人矢志不移的奋发努力,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为国争光,是钱学森的信念。当年,陈赓将军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当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宣布“要搞人造卫星”时,被西方讥笑为“妄想一步登天”。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如果没有老一辈科学家奋勇争先的精神,中国就没有胆量和魄力挑战尖端科技,就不会有今天航天大国的地位。
钱学森的“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个人名誉、地位和金钱。
钱学森一贯反对别人称他“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总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大家,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干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美国准备授予钱学森院士称号,被他拒绝。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
翻开钱学森的履历表,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官”越当越小。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后来,他主动要求当副院长。他曾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来,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钱学森幽默地说,“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他把稿费和奖金上缴组织,捐给学生,捐给西部地区的治沙事业。
钱学森的“争”与“让”,彰显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他的“争”,争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作为。他的“让”,让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
钱学森的“争”与“让”,带给我们温暖、感化和醒悟。与几十年前相比,我们拥有了雄厚得多的物质基础和优越得多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是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了这些,我们才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才能迎来大师云集的喜人景象,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创新大国、科技强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激情创造和无私奉献。我们呼唤更多的钱学森,呼唤更多的知识分子、年轻一代担当起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
(选自2009-11-10《人民日报》)
1.这篇议论文的论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论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解释词语。
①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他的老师冯·卡门由衷地感叹: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要求:句中的“自己”指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开钱学森的履历表,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要求:“有趣的现象”是怎样一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是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要求:“家国情怀”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论证钱学森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六、七、八自然段是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争”和“让”的钱学森精神,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作者看来,继承和发扬钱学森“争”与“让”的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以“我眼中的钱学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钱学森的“争”与“让”》
1.钱学森的“争”与“让”的实质及其具体表现。2.钱学森的“争”与“让”,彰显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争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作为,让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3.①冯·卡门。②钱学森的“官”越当越小。③以国为家、爱国爱家的情怀。4.他的老师冯·卡门由衷地感叹钱学森已经在学术上超过了自己;钱学森被国际社会誉为“新兴航空领域中最聪明的人之一”、“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名著《太空漫步》中,塑造了一位神话般的中国科学家,名字就叫“钱学森”。5.钱学森的“让”的实质及其具体表现。允许有其他概括。6.表面看,前者是一个个体、一个“点”,后者是一个群体、一个“面”,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争”所体现的正是“家国情怀”,而“让”所体现的正是“奉献精神”。允许有其他概括。7.只有继承并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我们才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才能迎来大师云集的喜人景象,进而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创新大国、科技强国。允许有其他概括。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