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就是“纯哲学”。那么,什么可称之为纯哲学呢?实际上,当人们问到“所有的存在者从何而来”时,哲学便已产生。当问到“作为所有存在者的最后根据的那个终极的存在者”时,人们不外乎有三种回答:一是世界、或者“物质”之类;二是上帝、或“天”;三是人的先验的“性”。但它们实质上都是先验的主体性、实体性,如黑格尔所言:“实体即是主体。”进行这种思考和工作的可称之为哲学家,而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追问作为所有存在者的最后根据的那个终极的存在者,亦即追问作为所有的物的“本”“体”的那个物。《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学是关于“道”的哲学,“形而下学”是关于“器”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制度安排等等。
在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中,我们经常见到 “形而上学 ”这个词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候,用“形而上学,机械,片面来描述它” 然后书上还有一种解释: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就是看事情只看到表面,例如“见木不见森林”,一大片森林却只看见前面有一棵数特别高就判断说整片森林的树木都很高。
形而上学就是否认事物的矛盾性,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比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一个事例。
个人认为,应该就是纯粹的哲学,“道”,有两层意思,一是道德之道,做人应该如何做,一是道路之道,脚下走的路。
一个是纯粹的思想,一个则是纯粹的实践。
现实中
有的事明明正确,有时候我们却不能去做
有的事明明错误,我们却必须去做。
其实,《形而上学》只是概括了一个哲学的范围,两个极端,纯粹的理论与纯粹的经验之间。
做学问的人研究的东西,还是不太适用与我们这个卑劣的社会。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具体事物是有形的东西,抽象理论是无形的东西,具体事物是形而下的,抽象理论是形而上的,研究具体事物的知识是形而下学,研究抽象理论的知识是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