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文翻译,谢谢

2025-02-24 09:51: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唐以后,诗人都只想写好律诗,而对古体诗不太擅长,所以读诗的人也大多喜欢读律诗,而不喜欢古体诗。只有白居易的诗歌,他的七律写的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写的古体诗却让人赞叹不已,看到一篇就爱上一篇,几乎到了不忍释手的程度,原因就是白居易擅长立意。要立意,如果用属对、排偶,反而不能够尽情发挥,运用自如;但是如果用古体的话,那么只要意思想说到的地方,想说什么都没困难。而且他的文笔快捷、锋利像并剪,如昆刀,没有表达不出来的地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文字也锻炼得简洁,看起来普通平常,其实精纯的很。刘禹锡说他的诗是“楚人用斧头砍鼻尖上的尘土没留下痕迹,仙人做衣服不用剪刀尺子”啊,这就是他的古体诗之所以独领风骚,称作一绝的原因。

回答2:

从唐朝中期后,历代的诗人都追求七律,而对古文不太精进,所以读书的人都喜欢韵律一类的文体,不喜欢古文。只有白居易的诗歌除外,他的七律写的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写的文章却让人内心赞叹不已,看到一篇就爱上一篇,几乎是手不离卷。原因就是香山擅长用意象,用意象的时候就用对仗、对偶等,诗歌上都不能够尽情发挥,运用自如;但是如果写文章的话,就只看到意象在文章里就显得语言流畅,能言善辩,而且他的文笔像剪刀一样锋利,像昆刀一样锐利,没有地方表达不出的,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文章也锻炼到了干净利落的水平,看起来普通简单,其实精深纯朴,这就是刘禹锡说的“楚国人用斧头砍鼻尖上的尘土没留下痕迹,仙人做衣服不用剪刀尺子”啊,这就是他文章之所以独领风骚,称作一绝的原因。

回答3:

中唐以后,诗人都擅长七律,而对古体造诣不是特别精,所以阅读的人大多喜欢律体,不喜欢古体。唯独香山诗,却是七律不是很打动人,古体却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意境快惬,得到一篇就爱一篇,几乎到了舍不得放手的地步。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