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为什么叫稼轩

2024-12-15 22:43: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原因: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少年时,又曾与党怀英一同受学于刘瞻(《宋史》作蔡伯坚),并称“辛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

回答2:

1.因为「稼」诉说了辛弃疾对於农民的关怀,「轩」则有多层意思,一是老年归隐的代表意义,再者「稼轩」也表示辛弃疾与农民同在、自己耕耘之感同身受的意思。
「轩」本指古代一种有遮棚的车子,後泛称一般车子。如:「华轩」、「朱轩」、「乘轩」。
有窗的长廊或小房间。如:「听雨轩」。
窗子。如:「轩窗」、「开轩」。
高扬。如:「气宇轩昂」。
2.此外,辛弃疾很爱国,「稼轩」还有隐含的意义,此号「稼轩」倒过来,谐音为「轩驾」,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称为「轩驾」(帝王的车驾),有辛弃疾想为君王驾车、当国家栋梁的表示。古人说「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辛弃疾不在乎官禄,老了虽然隐居,仍想著报效国家。
宋史就有提到,淳熙二年四月,以赖文政为首的茶商武装集团在常德府、岳州一带称乱,并先後於湖南、江西大败官军。辛弃疾为宰相叶衡所荐,前往江西任提刑以讨捕茶寇。辛弃疾「亲提死士与之角」,使茶寇「困屈请降」,辛弃疾虽然於当年平定这场叛乱,但他对於镇压内乱心里充满矛盾,他既不认同南宋朝廷「偃武修文」的大政策,也不认同「攘外必先安内」的治国方略。他在淳熙六年写成的奏章《论盗贼札子》中提到「痴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指出农民在南宋官吏豪绅逼迫下成为盗贼,以至「今年剿除,明年扫荡」,希望朝廷下令各路州县「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此间可以看出他对农民寄予了深切同情。
淳熙七年,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他以湖南「风俗顽悍」、「武备空虚」为由,上疏朝廷请求在湖南建立一支地方军队,命名为「湖南飞虎军」。经朝廷准许後,他於当年夏开始筹建军队,共招募二千步军、五百马军,并在马殷营垒的遗址上建造军营。《宋史》载飞虎军建成後「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此後的八十馀年时间里,虽然飞虎军的性质、驻地有所变化,但它始终是朝廷镇压当地叛乱、抗击金兵的重要力量。辛弃疾希望南宋朝廷能够国富民强,再恢复旧山河,但他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中「不为众人所容」。
淳熙八年,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是年江西一带发生严重的饥荒,朝廷命其处理赈灾事务。他到任後在要道旁张贴「闭籴者配,强籴者斩」,以控制粮食买卖;又拿出官府的钱,派能人从外地运粮。这些举措使得粮价稳定下来,民众得以购买粮食。他也因此受到了宋孝宗的嘉奖。同年冬,御史王蔺弹劾他贪污而残暴,辛弃疾被革职处分,退隐田园。
隐居生涯在淳熙九年之後,辛弃疾开始隐居,取意「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自号「稼轩」,除了1192年(绍熙三年)到1194年(绍熙五年),短暂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这前後18年里,他一直隐居在江西上饶城外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因其所居的带湖失火,辛弃疾便迁往了他曾买下并整饬後的瓢泉。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历城)人。生於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追赠少师,諡忠敏。辛弃疾是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蘇轼合称「蘇辛」,与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取号自然有他的想法与道理,更诉说了他人生的志愿及经历,不是随便取名的。

回答3: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 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 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 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 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 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 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回答4: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回答5: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言官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意义,自号稼轩(见《宋史·辛弃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