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家易宗夔在<新世说)中讲了一则佚事,说曾国藩驻军安阳时,一个亲戚从乡村来投奔,此人“行事萧然,衣服朴素,对人沉默不能言”,颇得曾国藩所爱。曾国藩打算为他谋一份差事。某天他们一起吃饭,恰巧饭里有稗子,这亲戚先把稗子挑了出来,然后才吃。“曾默然,旋备资遣之行”,这亲戚很是不解,问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遣送自己回家?曾国藩严肃地说:“子食而去稗。平时既非豪富,又未曾作客于外,辍耕来营不过月余,而既有此举。吾乡人宁复如是耶?吾恐子之见异思迁,而反自累也” “食而去稗”属不起眼的“小节”,但正是它,给曾国藩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转变了他对自己这个亲戚的看法。何以至此!因世间万物皆有其因,皆有其本性。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却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人格。曾国藩就是透过“食去而稗”这一“小节”,看出了其亲戚灵魂深处的东西,看出了他不好的变化。 这使我又记起另一个有关“小节”的史例。清康熙年间,某书生见一人买(吕氏春秋)时掉下—文钱,便用脚踏住,待买书人走后,俯身将钱捡走。这一举动刚好被江苏巡抚汤默庵看到。汤不动声色地问了书生姓名后含笑而去。后来,那书生通过吏部考试,被委派到江苏常熟任县尉。还没等他上任,汤默庵便将其挂牌免职。当秀才时贪钱,一旦当了地方官,有了权,那还能不营私舞弊?不如早早去官,免得百姓遭殃。汤默庵“一钱免官”的作法,照今人看来,或许有些简单、武断,但他从那书生的一个“小节”,看到其道德 和品质问题,并对其不予信任,还是很有几分道理的。 由这两则佚事,便联想到如今党员干部当如何对待小节的话题。北京有家韩村河建筑集团,总经理叫田雄。据说他经常在北京城和村子之间往来奔波,按理儿他跑饿了,身为“大老板”,找家像样的地方吃点好的,本不是什么“大节”,但他却不这样想,经常是吃碗面条,来盘炒饼凑合了事。他管的是名噪京城的大建筑企业,村里人大多住进了他们为村民盖起的漂亮宽敞的楼房,按理儿田雄要一套于情于理都不为过,但他却一直住在老式平房里。他家修缮房屋,搭个小棚儿,用公家几根铁棍、木条,他分文不差,如数付款,按说这在常人看来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但田雄却没有半分马虎。透过这些小事,韩村河人看到了田雄身上美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而田雄也因这些闪光的“小节”,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为我们党增添了光彩。 相反,有些党员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以为只要“大节”不出问题』、节’’可不必在意。不错,党员干部当然首先要讲“大节”,譬如:共产主义理想与信仰要存乎于胸,政治立场要坚定,大的原则是非要分清,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不走样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做为党员干部须臾不能忽视的。但这不等于只要讲好“大节”,小节就可以无所谓了。其实,“大节”和“小节”是辩证统一的,“大节’’要讲,“小节”也得讲,而且,看似“小节”的东西,未必就小,不该吃的宴请你去吃了,不该用公车办私事,你却用来接送孩子上学,群众看到眼里,就会对你另眼看待,你再对他们讲很革命、很教育人的话,他们难免就要对你嗤之以鼻。能说这样的“小节”小吗?中国常言的以小见大,恐怕说的就是这个理儿吧。何况,不拘“小节”,任其发展,积小成大,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还会殆害我们的工作。 事实上,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判和认同,不仅看“大节”,也要看“小节”。你是不是真心为群众谋利益,是不是廉洁奉公,是不是严于律己,他们不光观察你在这些问题上“大”的一面,也学会关注小的东西,或者在你看来并不那么重要的一面,甚至更倾向于用小事上你的作为来品评你的风范之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