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登上月球是每个宇航员的期望 本期新浪网“嫦娥工程系列访谈”在嫦娥卫星发射前请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他表示登上月球是每个宇航员的期望,他祝愿嫦娥工程圆满达到实施目的。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嫦娥一号发射了,请您给它一些祝福吧! 杨利伟:嫦娥工程是我们国家航天工程的一个部分,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有一个非常悠久的历史,有一个美好愿望,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嫦娥奔月。这个工程也是用这个嫦娥奔月美丽的向往和传说来命名的。作为航天人来讲,我当然希望我们的这个工程能够圆满地去达到我们实施的目的。 那么作为航天员来讲,我想每一个航天员都盼望着我们能够早日登上月球,实现我们的祖先们这种美好的愿望。当然从我们自身来讲,在训练、组织、培训上,按照我们国家的三步走的计划正逐步在推进。 比如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进行的出舱的训练,以至于今后的空间实验室,以及空间站的建设,都是为了我们的后续任务做准备,我想这种美好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 主持人:那为了嫦娥登月的话,现在有没有一些新的培训计划? 杨利伟:现在我们人员的培训还没有开始。 主持人:我们知道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那现在航天员的训练当中有没有对这个重力环境的适应? 杨利伟:我们现在做,我们目前针对下一步任务的一些训练。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 登月需要的装备 正经的:先说太空服吧:
价值千万美元的一件衣服:
人们对于服装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其蔽体、保暖、美观、大方等特点,可是当人类进入太空就会发现,航天服的作用早已超出了传统范畴。因为,太空接近真空的压力环境、极端的温度环境,缺乏生命所需的氧气,空间陨尘、空间碎片和空间辐射的威胁等,都需要航天服为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防护和保障系统。
航天服按功能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用于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宇航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保证宇航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能够安全返回。而舱外航天服则更为复杂。它是宇航员出舱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进行活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它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生命保障和工作能力,包括极端热环境的防护和人体平衡控制、氧气供应和压力控制、服内微环境的通风净化、测控与通信系统、电源系统以及宇航员视觉防护与保障,而且还需具有良好活动性能的关节系统以及在主要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应急供氧系统。舱外航天服结构上由微流量防护层(外罩)、真空隔热屏蔽层、气密限制层、通风结构和液冷服等组成,犹如一个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一套舱外航天服系统通常比一个健硕的人还要重许多。它的价格自然也不菲,目前研制生产一件舱外航天服要花费上千万美元。
谈到航天服,不能不讲一下“太空喷气背包”。这种背包高约1.25米,宽约830毫米,总重150公斤,内装12公斤液氮,共有24个喷嘴。它像一把没有坐位的椅子,安在宇航员的背上。宇航员可以通过扶手上的开关控制24个微型喷嘴,喷射出背包里的压缩氮气,从而形成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反推力,实现不同方向的移动。有了这种喷气背包,宇航员就能在茫茫太空中随心所欲地翻筋斗、旋转,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地自由移动了。
由于太空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也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还存在着能伤害人体的各种辐射和微流星体,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身穿特制航天服。同时,由于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这些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的人造气压、空气组成基本与地面相同,故人体内吸有一定量的氮气,而航天服内的气压较低,仅为大气压的27.5%,宇航员如果猛然出舱,遇到低的气压后血液供应会较差,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气游离出来却不能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而形成气泡,因此可能造成气栓堵塞血管,引发严重疾病。所以宇航员出舱前需要吸取纯氧将体内氮气排出,以免隐患。
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围绕地球高速运行时,在广袤的空间中没有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速度快慢,如无保险措施,就可能会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再加上载人航天器和自己都在运动,宇航员有时会被搞得晕头转向,亦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太空行走需要采取保险措施———身系安全带。安全带犹如婴儿的脐带将宇航员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失。1984年2月7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进行第11次飞行时,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里斯穿着一种带助推装置的航天服,首次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在太空中自由行走了95分钟,捕获了已经停止工作的“太阳峰年”号人造卫星,并对其进行修理,排除故障后又将其重新送回轨道。布鲁斯完成了航天飞机首次捕获卫星的任务。这次太空行走也为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开创了新的天地。但为了保险起见,现在宇航员仍被要求系安全带。万一宇航员不能自己走回航天飞机,可以用牵引缆索把他拉回来
有资料记载,当初前苏联宇航员在一年时间内,要骑自行车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美国选拨登月宇航员,每天要穿着几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行走20到30公里。
类似高强度训练并没有成为杨利伟和其他航天员们开始时的障碍,只有当教练把第一本书《载人航天》递到杨利伟手上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当一名航天员的艰难。
当初离开飞行团时,师长对杨利伟说:“你的身体,你的训练,我没什么担心的,但是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果真,来到训练中心不久,杨利伟就给师长打了一个电话:“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
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这些新知识,杨利伟感到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坐不住,从不喝茶的他,拼命地喝茶,好让自己不犯困。
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了。杨利伟考了93分,排名第三,两名教练分别是第一和第二。
第一个阶段结束后,杨利伟被告知他的阶段总评全优。“打基础的前两年,晚上12点以前睡觉的时候很少。正规的理论学习让自己有了质的飞跃。”杨利伟总结道。
训练的严格,一开始也让航天员们有些难以适应。有时候,杨利伟也会对教练开玩笑说:“能不能对我们宽容一些?”
由于太空环境十分艰苦恶劣,人在航天过程中要经受巨大的加速度、噪音、振动、失重、宇宙射线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且宇航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完成复杂的驾驶、操纵、实验和观测任务。正因如此,对航天员的训练非常严格。
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要在密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尤其是飞船在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要承受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容易造成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此时,离心机抗负荷训练是提高航天员超重耐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杨利伟说,在8个 G负荷的旋转中,人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整个脸只见高高突出的前额。头盆方向超重时,血压向下肢,头脑缺血眩晕;做胸背向超重时,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每做一次训练,善于动脑的杨利伟都及时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他达到了8个G以上,“越做越轻松”。做大载荷他最高心率才达到每分钟110下,跟平时基础心率没什么区别,成为同伴中抗负荷成绩的佼佼者。
而在做转椅训练时,教练则干脆跟杨利伟说:“你可以免试了。”在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椅上,不仅要18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快速运转,而且上下前后摆动。但“杨利伟的身体太棒了,转15分钟,如果不是要他不停摆头的话,他简直可以在转椅上睡着了”。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返回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己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现在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提供信息:哪个地方不合适,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然后马上切换到返回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必须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可以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时刻,杨利伟心情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去迎接挑战。“当然,从最坏的角度考虑,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飞船经过绕地球14圈以后,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走出返回舱,状态良好。
费俊龙,聂海胜2005年10月13日上天。
中国的登陆月球计划将会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计划在二○○七年发射卫星环绕月球探测,索取月球资源和地理构造的资料;第二步是到二○一五年派机器人登陆月球“探路”,进行实地勘探,为太空人登陆月球作准备;第三步就是到二○二○年实现派太空人登陆月球。由此看来,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当年短
杨利伟不可能登月
6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