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但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西蒙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
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决策的原则,是指那些反映决策过程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决策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准则。主要的决策原则有:
(一)差距原则、紧迫原则、力及原则
这是在确定组织目标时需要运用的原则。所谓差距原则,是指决策目标应该有差距的问题,即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这个差距不解决,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事业的发展。所谓紧迫原则,说的是这个决策目标不但是需要解决的差距性问题,而且是需要解决紧迫性的差距问题,是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所谓力及原则,说的是这个决策目标不仅是需要解决紧迫性的差距问题,而且是主观和客观条件允许且可能加以解决的差距问题。这三条原则有一条不符合,决策目标就不能说是正确的。
(二)瞄准原则和差异原则
这是在准备备选方案时需要运用的原则。瞄准原则,是指在备选方案时必须瞄准决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所规定的明确要求。差异原则,是指所提出的几个备选方案,以及所采取的路线、途径和措施必须是互不相同的要求。如果基本相同或大同小异,开始是几个方案,实际上等于一个方案,这就失掉了备选意义。这两条原则有一条不符合,就不够备选方案的条件。
(三)两最原则、预后原则、时机原则
这是在优选决策时需要运用的原则。两最指的是最大和最小。两最原则,即指最后决定选取的方案应该是得利最大、弊失最小和可靠性最大、风险性最小的最优化决策。预后原则,是选定的方案应该有应变性预防措施,其中有对可能出现?quot;威胁现象"的预测和对策,以使决策立于不败之地。时机原则,是决策应该在信息充分或根据充足的时机作出。满足时机原则的决策叫做成熟决策,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决策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这三条原则有一条不符合,这个决策就不会是最优决策。
(四)跟踪原则、反馈原则
这是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原则。跟踪原则,是指在决策付诸实施之后进行随时检查和验证,因为任何决策都有主观因素,不可能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情况,所以跟踪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反馈原则,是指一旦发现决策与客观情况有不适应之处,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决策应是动态的决策,跟踪原则和反馈原则都是适应动态决策要求的。这两条原则有一条被忽视,决策的实施就会受损失。
(五)外脑原则和经济原则
这是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必须运用的原则。外脑原则,是确定目标、准备方案、选定方案、实施方案都必须重视利用参谋、顾问、智囊团、思想库等。外脑原则的实质,是发挥集体智慧,防止个人专断,把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确定决策目标和选定决策方案的时候,更要重视外脑的作用,通过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然后再作出决定。电子计算机也是一种外脑,应该充分利用。经济原则,是在决策的全过程中都要力求节约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这一原则所以要强调,是由于现代决策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都是比较复杂的,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财、物和时间,这就需要精打细算,力求节约,以免得不偿失。 我认为,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满足条件的量化经济效益的方案。
决策,一般来说应通过优选准则来实现。但是,作为决策者,拥有决策的权力,无论他是否用了优选准则,最后做出的选择决定,都应该称之为决策。
优选准则就是采纳一定的标准,在几个不同的方案中按最优化原则选择其一或一部分方案。